瑕疵搜查行为程序性处置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瑕疵搜查行为概述 | 第10-26页 |
第一节 瑕疵搜查行为界定 | 第10-19页 |
一、瑕疵搜查行为的概念 | 第10-16页 |
二、瑕疵搜查行为的特征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瑕疵搜查行为的表现形态 | 第19-26页 |
一、技术性手续瑕疵 | 第20-21页 |
二、搜查时间瑕疵 | 第21-22页 |
三、搜查范围瑕疵 | 第22-23页 |
四、搜查手段瑕疵 | 第23页 |
五、笔录制作瑕疵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瑕疵搜查行为的成因 | 第26-36页 |
第一节 侦查机关的程序意识薄弱 | 第26-28页 |
一、侦查机关的程序意识不强 | 第26-27页 |
二、侦查机关对程序性处置的抵触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诉讼法学的学理桎梏 | 第28-30页 |
一、诉讼行为效力的先定性 | 第28-29页 |
二、程序性制裁理论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缺陷 | 第30-36页 |
一、程序技术化与手续化缺乏有效制约机制 | 第30页 |
二、程序规定的可操作性缺乏阻碍程序规则的实施 | 第30-32页 |
三、救济途径缺失难置搜查于司法审查监督之下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大陆法系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启示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诉讼行为无效制度 | 第37-40页 |
一、诉讼行为无效制度概述 | 第37页 |
二、诉讼行为无效的类型 | 第37-40页 |
三、诉讼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 第40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诉讼行为无效制度评析及启示 | 第40-44页 |
一、法律的明确规定是诉讼行为无效的认定重要依据 | 第40-41页 |
二、诉讼行为效力认定依附于违法程度的高低 | 第41-42页 |
三、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中法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 第42页 |
四、在违法性不严重的情况下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瑕疵搜查行为程序性处置机制建构 | 第44-56页 |
第一节 瑕疵搜查行为程序性处置构造 | 第44-48页 |
一、启动瑕疵搜查行为效力认定程序的主体 | 第44-45页 |
二、认定瑕疵搜查行为效力的主体 | 第45-47页 |
三、参与瑕疵搜查行为效力认定程序的主体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瑕疵搜查行为效力判断 | 第48-51页 |
一、“司法公正”之根本判断依据 | 第48页 |
二、瑕疵搜查行为效力的判断指南 | 第48-51页 |
第三节 瑕疵搜查行为程序性处置的基本模式 | 第51-54页 |
一、绝对无效模式及其法律后果 | 第51-52页 |
二、补正模式及其法律后果 | 第52-54页 |
第四节 瑕疵搜查行为人的实体责任处置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