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用数学方法解释生物学概念的活动教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前言第8-9页
第1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第9-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1.2.1 为活动教学设计构建方法和思路第10页
        1.2.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10-11页
        1.2.3 提高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第11页
        1.2.4 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第11页
        1.2.5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完善人格第11-12页
    1.3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西方活动教学的发展第12-13页
        1.3.2 活动教学在国外广泛运用的表现第13-14页
    1.4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1 我国关于活动教学的发展第14页
        1.4.2 活动教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3 中学生物教学中用数学方法解释生物学概念研究现状第15页
    1.5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2.1.1 数学思想方法第16页
        2.1.2 生物学概念第16-17页
        2.1.3 活动教学第17-18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2.2.1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第18-19页
        2.2.2 缄默知识理论第19-20页
        2.2.3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第20页
        2.2.4 当代心理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第20-21页
        2.2.5 建构主义理论与合作学习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前期问卷调查与分析第23-32页
    3.1 调查目的第23页
    3.2 调查对象第23页
    3.3 调查方法第23页
    3.4 调查实施过程第23页
    3.5 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现状及分析第23-30页
        3.5.1 调查问卷第23-24页
        3.5.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4-30页
    3.6 影响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2页
第4章 用数学方法解释生物学概念的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第32-51页
    4.1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第32-33页
    4.2 用数学方法解释生物学概念活动教学的实例第33-46页
        4.2.1 抛硬币模拟性状分离比第33-34页
        4.2.2 用纽扣模拟哈代—温伯格定律以及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第34-38页
        4.2.3 模拟同位素的半衰期计算进化的年代第38-39页
        4.2.4 样方法估算种群数量第39-41页
        4.2.5 标志重捕法估算动物种群数量第41-42页
        4.2.6 运用数理指数计算的方法模拟细菌的种群增长第42-44页
        4.2.7 捕食与被捕食的模拟活动第44-46页
    4.3 活动实施应注意的问题第46-47页
        4.3.1 合理分配学习小组的成员,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技能第46页
        4.3.2 注重研究活动教学的教学目标第46页
        4.3.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46页
        4.3.4 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化第46-47页
        4.3.5 活动过程中要保持师生民主平等第47页
    4.4 教学评价第47-51页
第5章 用数学方法解释生物学概念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第51-62页
    5.1 实验目的第51页
    5.2 实验对象的选择第51页
    5.3 实验假设第51页
    5.4 实验设计第51-52页
        5.4.1 实验流程第51页
        5.4.2 无关变量的控制第51-52页
        5.4.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第52页
    5.5 实验步骤第52页
    5.6 实验数据分析第52-59页
        5.6.1 后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第52-57页
        5.6.2 期中成绩(前测)与期末成绩(后测)统计分析第57-59页
    5.7 实验结果第59-62页
第6章 结论与思考第62-66页
    6.1 讨论与分析第62-64页
        6.1.1 生物学习兴趣讨论与分析第62页
        6.1.2 生物知识获得的讨论与分析第62-63页
        6.1.3 学生能力提高的讨论与分析第63-64页
        6.1.4 领悟和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第64页
    6.2 研究的结论第64页
    6.3 思考第64-65页
    6.4 不足之处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68-70页
附录B 2013—2014学年上高一生物期中试卷第70-78页
附录C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试卷第78-87页
发表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示踪成像技术对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的研究
下一篇:稳定匹配理论对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