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政府组织面向缅甸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23-27页 |
一、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二、政府失灵理论 | 第24-25页 |
三、分类控制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云南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 | 第27-41页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 | 第27-30页 |
一、非政府组织的内涵 | 第27-28页 |
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第28-29页 |
三、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云南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 第30-37页 |
一、云南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 | 第30-32页 |
二、云南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第32-34页 |
三、云南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第三节 云南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发展 | 第37-41页 |
一、国际化发展呈现的特点 | 第37-39页 |
二、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云南非政府组织面向缅甸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41-53页 |
第一节 中缅经贸合作发展背景分析 | 第41-46页 |
一、中缅贸易额迅速攀升,边境贸易繁荣 | 第41-44页 |
二、中国对缅投资稳居第一,涵盖领域广泛 | 第44-45页 |
三、经贸合作机制成熟,双方互动密切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缅甸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46-48页 |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 第46页 |
二、经济环境 | 第46-47页 |
三、政治环境 | 第47页 |
四、法律环境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缅甸的发展 | 第48-53页 |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缅甸发展现状 | 第48-49页 |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缅甸主要活动 | 第49-51页 |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缅甸活动的作用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云南非政府组织在缅甸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53-64页 |
第一节 云南非政府组织在缅甸发展现状 | 第53-55页 |
一、云南非政府组织在缅甸的发展 | 第53-54页 |
二、云南非政府组织在缅甸开展活动模式 | 第54-55页 |
第二节 云南非政府组织在缅甸发展的动因 | 第55-58页 |
一、全面对外开放的需要 | 第55页 |
二、发展民间外交关系的需要 | 第55-57页 |
三、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的需要 | 第57页 |
四、树立华人华商正面形象的需要 | 第57-58页 |
第三节 云南非政府组织面向缅甸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58-60页 |
一、实现国际行为体多元化 | 第58-59页 |
二、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 第59页 |
三、有效缓解中缅冲突 | 第59-60页 |
第四节 云南非政府组织面向缅甸发展时面临的问题 | 第60-64页 |
一、云南非政府组织还不适应缅甸环境 | 第60-61页 |
二、管理体制滞后,国际化进程缓慢 | 第61-62页 |
三、服务领域单一,缺乏竞争机制 | 第62页 |
四、资金来源不足,认可程度不高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64-72页 |
第一节 组织概况与项目背景 | 第64-65页 |
一、组织概况 | 第64-65页 |
二、项目背景 | 第65页 |
第二节 项目分析 | 第65-69页 |
一、“促进民间交流”的合作领域 | 第65-67页 |
二、项目合作方式 | 第67-68页 |
三、项目完成情况 | 第68-69页 |
第三节 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 | 第69-72页 |
一、成功经验 | 第69-70页 |
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70-72页 |
第六章 云南非政府组织面向缅甸发展的对策 | 第72-79页 |
第一节 改善收入结构,拓宽筹资渠道 | 第72-73页 |
一、国家政府类资金 | 第72-73页 |
二、企业资金 | 第73页 |
三、其他相关组织资金 | 第73页 |
第二节 实施信息公开,提升公信力 | 第73-75页 |
一、实施信息公开透明 | 第74页 |
二、接受缅甸政府和民众的监督 | 第74-75页 |
三、加强与缅甸政府间的合作 | 第75页 |
第三节 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国际化程度 | 第75-77页 |
一、优化管理模式 | 第75-76页 |
二、授予合法身份 | 第76页 |
三、加快国际化进程 | 第76-77页 |
第四节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对缅影响力 | 第77-79页 |
一、创新对缅宣传方式 | 第77页 |
二、用示范项目扩大影响力 | 第77-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第一节 本文的结论 | 第79-80页 |
第二节 未来的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