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仲裁的识别与法律规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虚假仲裁的界定与类型化分析 | 第10-18页 |
第一节 虚假仲裁的界定 | 第10-16页 |
一、国内外关于虚假仲裁的观点分析 | 第10-11页 |
二、虚假仲裁的内在特征与实践特点 | 第11-13页 |
三、虚假仲裁的构成要件 | 第13-14页 |
四、虚假仲裁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虚假仲裁的类型化分析 | 第16-18页 |
一、按照虚假仲裁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划分 | 第16页 |
二、按照虚假仲裁利益实现的方式划分 | 第16页 |
三、按照实践中虚假仲裁案件的案由划分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虚假仲裁的成因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社会层面的原因 | 第18-19页 |
一、利益因素驱动 | 第18页 |
二、社会信用体系缺失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法律层面的原因 | 第19-22页 |
一、现行仲裁制度存在缺陷 | 第19-20页 |
二、虚假仲裁的法律规制措施欠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虚假仲裁的法律规制 | 第22-33页 |
第一节 虚假仲裁的规制原则 | 第22-23页 |
一、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 | 第22页 |
二、公正与效率相平衡 | 第22-23页 |
三、保障当事人仲裁权利与防范虚假仲裁相平衡 | 第23页 |
第二节 虚假仲裁的程序法律规制 | 第23-27页 |
一、仲裁第三人制度 | 第23-25页 |
二、案外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制度 | 第25-26页 |
三、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虚假仲裁的民事法律规制 | 第27-29页 |
一、确立虚假仲裁民事责任追究机制的必要性 | 第27页 |
二、虚假仲裁的民事责任类型与承担方式 | 第27-28页 |
三、虚假仲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8-29页 |
第四节 虚假仲裁的刑事法律规制 | 第29-33页 |
一、对虚假仲裁进行刑事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二、虚假仲裁的刑事定性分析与责任承担方式 | 第30-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