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实践中的实现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0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0-12页
第一章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法理基础第12-16页
    1.1 报应主义第12-14页
        1.1.1 同态复仇第12-13页
        1.1.2 道德报应第13页
        1.1.3 法律报应第13页
        1.1.4 规范报应第13-14页
    1.2 功利主义第14-15页
    1.3 折衷主义第15-16页
第二章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涵义及现实意义第16-21页
    2.1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罪”第16-17页
    2.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责”第17-18页
    2.3 罪责刑相适应的“刑”第18-19页
        2.3.1 特殊预防第18-19页
        2.3.2 一般预防第19页
    2.4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现实意义第19-21页
第三章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证分析第21-32页
    3.1“罪行、责任、刑罚失衡”案例分析及其实践影响第21页
    3.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实践中的实现现状第21-30页
        3.2.1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事立法领域的实现现状第22-26页
        3.2.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实现现状第26-27页
        3.2.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事执法领域的实现现状第27-30页
    3.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现过程中的启示第30-32页
第四章“罪行、责任、刑罚失衡”的完善路径第32-37页
    4.1 罪、责、刑在立法领域失衡的解决途径第32-33页
        4.1.1 罪、责、刑之间的协调性第32页
        4.1.2 对法定刑的幅度进行细化第32-33页
    4.2 罪、责、刑在司法领域失衡的解决途径第33-35页
        4.2.1 树立正确的量刑观念,建立对法官的量刑失衡问责机制第33-34页
        4.2.2 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约束第34页
        4.2.3 减少社会舆论等外界因素对量刑的影响第34-35页
    4.3 罪、责、刑在执法领域失衡的解决途径第35-37页
        4.3.1 建立具有操作性的监管机制第35页
        4.3.2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运作机制第35-36页
        4.3.3 执行统一的审核标准,减少行刑过程中的随意性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假仲裁的识别与法律规制
下一篇:VIP在前列腺癌PC-3、DU145细胞中增殖、血管生成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