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21-2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1-2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3-26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24-26页 |
1.3 创新点与再思考 | 第26-28页 |
1.3.1 创新点 | 第26-27页 |
1.3.2 再思考 | 第27-2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8-51页 |
2.1 资本市场的内涵与功能 | 第28-31页 |
2.1.1 资本市场的内涵 | 第28-29页 |
2.1.2 资本市场功能理论 | 第29-31页 |
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第31-36页 |
2.2.1 经典的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第31-33页 |
2.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新进展 | 第33-36页 |
2.3 资本市场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分析 | 第36-39页 |
2.3.1 资本市场调整产业资本增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第36-37页 |
2.3.2 资本市场调整产业资本存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第37-39页 |
2.4 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 第39-45页 |
2.4.1 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40-42页 |
2.4.2 资本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 | 第42-44页 |
2.4.3 文献评述 | 第44-45页 |
2.5 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 第45-51页 |
2.5.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第45-48页 |
2.5.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不明显及原因 | 第48-49页 |
2.5.3 文献评述 | 第49-51页 |
第3章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1-108页 |
3.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间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1-74页 |
3.1.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统计分析 | 第54-57页 |
3.1.2 衡量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指标选取 | 第57-58页 |
3.1.3 中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型检验 | 第58-74页 |
3.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74-96页 |
3.2.1 资本市场发展对第一产业的影响分析 | 第74-77页 |
3.2.2 资本市场发展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分析 | 第77-88页 |
3.2.3 资本市场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 | 第88-96页 |
3.3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96-100页 |
3.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以及资本市场的作用 | 第96-97页 |
3.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 第97-98页 |
3.3.3 资本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98-100页 |
3.4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00-108页 |
3.4.1 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内涵 | 第100-101页 |
3.4.2 资本市场国际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 第101-102页 |
3.4.3 QFII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102-104页 |
3.4.4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104-108页 |
第4章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08-119页 |
4.1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失衡 | 第108-109页 |
4.2 发行、交易市场市场化程度不足 | 第109-111页 |
4.3 机构投资者缺失 | 第111-114页 |
4.4 风险投资规模较小 | 第114-115页 |
4.4.1 风险投资支持的阶段存在错位 | 第114页 |
4.4.2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建设不够全面 | 第114-115页 |
4.5 内部机制不健全 | 第115-116页 |
4.5.1 缺乏对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 | 第115-116页 |
4.5.2“用脚投票”失灵 | 第116页 |
4.6 开放程度不高 | 第116-117页 |
4.7 外部环境建设不足 | 第117-119页 |
4.7.1 资本市场存在市场失灵 | 第117-118页 |
4.7.2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118页 |
4.7.3 交易产品种类不足 | 第118-119页 |
第5章 美国、英国、韩国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119-136页 |
5.1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 第119-125页 |
5.1.1 美国资本市场体系 | 第119-120页 |
5.1.2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20-124页 |
5.1.3 结论 | 第124-125页 |
5.2 英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25-130页 |
5.2.1 英国的资本市场体系 | 第125-126页 |
5.2.2 英国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5.2.3 结论 | 第128-130页 |
5.3 韩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30-134页 |
5.3.1 韩国的资本市场体系 | 第130-131页 |
5.3.2 韩国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31-133页 |
5.3.3 结论 | 第133-134页 |
5.4 国际经验借鉴 | 第134-136页 |
第6章 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对策建议 | 第136-144页 |
6.1 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136-137页 |
6.2 完善市场发行、交易以及联动机制 | 第137-138页 |
6.2.1 改革核准制 | 第137页 |
6.2.2 完善交易机制 | 第137-138页 |
6.3 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 | 第138-139页 |
6.3.1 加快养老等公益基金上市步伐 | 第138页 |
6.3.2 推动券商增资扩股 | 第138-139页 |
6.4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 第139-140页 |
6.4.1 扩大风险投资来源 | 第139页 |
6.4.2 完善风险投资结构 | 第139页 |
6.4.3 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 第139-140页 |
6.5 健全制度建设 | 第140-141页 |
6.5.1 建立转板机制 | 第140页 |
6.5.2 健全上市公司退市与兼并重组制度 | 第140-141页 |
6.6 稳步推进对外开放 | 第141页 |
6.7 明确政府职能 | 第141-144页 |
6.7.1 充分发挥政府产业资金引导作用 | 第142页 |
6.7.2 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 第142页 |
6.7.3 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 第142-143页 |
6.7.4 完善相应的监管模式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5-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