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1 花器官发育 | 第12-22页 |
1.1.1 开花诱导途径 | 第12-15页 |
1.1.2 ABC(D)E模型 | 第15-20页 |
1.1.3 AGL6-like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路线 | 第22-24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的方法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TaAGL6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 第24-3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2.1.1 材料 | 第24页 |
2.1.2 方法 | 第24-3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2.2.1 TaAGL6基因cDNA的获得 | 第31-33页 |
2.2.2 TaAGL6基因表达分析 | 第33-37页 |
第三章 TaAGL6基因的异源过表达分析 | 第37-47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7-43页 |
3.1.1 材料 | 第37页 |
3.1.2 方法 | 第37-4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3.2.1 TaAGL6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页 |
3.2.2 TaAGL6过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43-44页 |
3.2.3 TaAGL6异源过表达植株表型分析 | 第44-47页 |
第四章 TaAGL6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 第47-6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5页 |
4.1.1 材料 | 第47页 |
4.1.2 方法 | 第47-5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6页 |
4.2.1 TaAGL6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4.2.2 转基因小麦分子水平鉴定 | 第56-57页 |
4.2.3 转基因小麦的形态观察 | 第57-61页 |
4.2.4 转基因小麦花粉育性检测 | 第61-62页 |
4.2.5 转基因小麦花分生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62-64页 |
4.2.6 花器官发育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4-65页 |
4.2.7 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