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第2章 基于乏信息融合技术的机床加工误差调整 | 第15-31页 |
2.1 概述 | 第15页 |
2.2 有关机床加工误差调整的乏信息融合技术 | 第15-23页 |
2.2.1 用乏信息融合技术预测估计真值 | 第16-18页 |
2.2.2 机床加工误差的调整方法 | 第18-19页 |
2.2.3 预测机床调整好后的估计区间 | 第19-22页 |
2.2.4 预测调整好后机床的可靠性 | 第22-23页 |
2.3 案例研究 | 第23-29页 |
2.3.1 调整机床的仿真试验 | 第23-26页 |
2.3.2 机床调整好后的仿真试验 | 第26-27页 |
2.3.3 机床调整好后的实际案例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滚动轴承磨削系统运行状态的可靠性评估 | 第31-49页 |
3.1 概述 | 第31-32页 |
3.2 构建磨削系统运行状态的可靠性模型 | 第32-37页 |
3.2.1 建立磨削系统运行状态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32-34页 |
3.2.2 预测磨削系统运行状态的估计真值与置信区间 | 第34-35页 |
3.2.3 建立磨削系统运行状态的可靠性函数 | 第35-37页 |
3.3 磨削系统运行状态的案例研究 | 第37-47页 |
3.3.1 正态分布案例 | 第37-40页 |
3.3.2 瑞利分布案例 | 第40-42页 |
3.3.3 实际案例 | 第42-45页 |
3.3.4 讨论与分析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滚动轴承磨削系统运行状态演变的可靠性评估 | 第49-65页 |
4.1 概述 | 第49页 |
4.2 构建磨削系统运行状态演变的可靠性模型 | 第49-52页 |
4.2.1 确立磨削系统运行状态演变的特征函数以及特征参数 | 第49-50页 |
4.2.2 获取多组检测数据序列 | 第50页 |
4.2.3 建立磨削系统运行状态演变的可靠性函数 | 第50-52页 |
4.3 磨削系统运行状态演变的案例研究 | 第52-63页 |
4.3.1 实际案例 | 第52-56页 |
4.3.2 仿真案例 | 第56-60页 |
4.3.3 有关样本大小的敏感性分析 | 第60-62页 |
4.3.4 讨论与分析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基于灰关系模糊法的磨削过程变化程度评估 | 第65-79页 |
5.1 概述 | 第65-66页 |
5.2 磨削过程变化程度的评估模型 | 第66-70页 |
5.2.1 采集多组试验数据 | 第66页 |
5.2.2 求解灰属性权重相似矩阵 | 第66-68页 |
5.2.3 获取灰属性权重等价矩阵 | 第68-69页 |
5.2.4 灰关系模糊评估方法 | 第69-70页 |
5.3 案例研究 | 第70-77页 |
5.3.1 正态分布案例 | 第70-72页 |
5.3.2 具有线性趋势的正态分布案例 | 第72-75页 |
5.3.3 实际案例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