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DBS治疗AD的参数选择 | 第13-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3-20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3-14页 |
2.1.3 APP/PS1小鼠基因型的鉴定 | 第14-15页 |
2.1.4 微电极植入 | 第15-17页 |
2.1.5 刺激分组和干预 | 第17-18页 |
2.1.5.1 探讨不同刺激强度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2.1.5.2 探讨不同刺激开始时间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第18页 |
2.1.5.3 探讨不同刺激持续时间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第18页 |
2.1.5.4 刺激过程 | 第18页 |
2.1.6 Morris水迷宫实验 | 第18-19页 |
2.1.6.1 设备条件 | 第18页 |
2.1.6.2 定位航行实验 | 第18-19页 |
2.1.6.3 空间探索实验 | 第19页 |
2.1.7 ELISA法检测Aβ40 和Aβ42 水平 | 第19页 |
2.1.8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0-26页 |
2.2.1 不同刺激强度对小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速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不同刺激强度对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及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3 不同刺激开始时间对小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速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4 不同刺激开始时间对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及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5 不同刺激持续时间对小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速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6 不同刺激持续时间对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及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25页 |
2.2.7 不同刺激持续时间对小鼠Aβ40 及Aβ42 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 讨论 | 第26-31页 |
2.3.1 AD的概述 | 第26-27页 |
2.3.2 APP/PS1转基因鼠 | 第27-28页 |
2.3.3 Morris水迷宫 | 第28页 |
2.3.4 DBS实验参数的选择 | 第28-31页 |
第3章 DBS治疗AD的机制 | 第31-6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40页 |
3.1.1 研究思路 | 第31页 |
3.1.2 实验动物 | 第31页 |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1-33页 |
3.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3-34页 |
3.1.5 Western blot检测 | 第34-36页 |
3.1.6 动物的灌注与固定 | 第36页 |
3.1.7 尼氏染色 | 第36-37页 |
3.1.8 免疫荧光染色 | 第37页 |
3.1.9 TUNEL染色 | 第37页 |
3.1.10 Hoechest染色 | 第37-38页 |
3.1.11 SOD活性测定 | 第38页 |
3.1.12 GSH-Px活性测定 | 第38页 |
3.1.13 MDA含量测定 | 第38页 |
3.1.14 ChAT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3.1.15 AChE活性测定 | 第39页 |
3.1.16 小鼠侧脑室注射 | 第39-40页 |
3.1.17 ELISA法检测Aβ40 和Aβ42 水平 | 第40页 |
3.1.18 统计学分析 | 第40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0-55页 |
3.2.1 DBS对APP/PS1小鼠海马尼氏染色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2 DBS对APP/PS1小鼠海马NeuN染色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3 DBS对APP/PS1小鼠海马TUNEL染色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4 DBS对APP/PS1小鼠海马Hoechest染色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5 DBS对APP/PS1小鼠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4-46页 |
3.2.6 DBS对APP/PS1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7 DBS对APP/PS1小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8 DBS对APP/PS1小鼠磷酸化信号通路因子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9 U0126对APP/PS1小鼠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10 U0126对APP/PS1小鼠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11 U0126对APP/PS1小鼠Aβ40 及Aβ42 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12 LY294002对APP/PS1小鼠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13 LY294002对APP/PS1小鼠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14 LY294002对APP/PS1小鼠Aβ40 及Aβ42 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 讨论 | 第55-63页 |
3.3.1 AD的发病机制 | 第55-57页 |
3.3.1.1 Aβ 毒性学说 | 第55页 |
3.3.1.2 Tau蛋白异常修饰学说 | 第55-56页 |
3.3.1.3 自由基损伤和神经元凋亡学说 | 第56-57页 |
3.3.2 DBS治疗AD的相关机制 | 第57-60页 |
3.3.2.1 保护神经元 | 第57页 |
3.3.2.2 减轻细胞凋亡 | 第57-58页 |
3.3.2.3 减轻氧化应激 | 第58页 |
3.3.2.4 调节ACh系统 | 第58-60页 |
3.3.3 DBS治疗AD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 | 第60-61页 |
3.3.4 DBS治疗AD的可行性 | 第61-63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4.1 结论 | 第63-64页 |
4.2 前景和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