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4页 |
| 1.1 腺苷和ADP-核糖基化的临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腺苷的检测方法 | 第12-14页 |
| 1.2.1 传统的腺苷检测方法 | 第12页 |
| 1.2.2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腺苷检测方法 | 第12-14页 |
| 1.3 聚集诱导发光 | 第14-16页 |
| 1.4 分子印迹技术 | 第16-21页 |
| 1.4.1 分子印迹技术的概论与原理 | 第16-17页 |
| 1.4.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 1.4.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第20-21页 |
| 1.5 选题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21-24页 |
| 1.5.1 提出背景 | 第21-22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1.5.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第2章 基于TPE和核酸适配体的腺苷检测新方法 | 第24-37页 |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 2.2.1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 2.2.2 主要溶液和缓冲液 | 第25-26页 |
| 2.2.3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 2.3 实验步骤 | 第26-28页 |
| 2.3.1 TPE在Tris-HCl缓冲液中的荧光特性 | 第26-27页 |
| 2.3.2 确定TPE-ABA探针的可行性 | 第27页 |
| 2.3.3 确定TPE-ABA探针TPE,ABA的最佳浓度配比 | 第27页 |
| 2.3.4 确定最适TPE、ABA浓度配比下腺苷的最低检测限 | 第27-28页 |
| 2.3.5 TPE-ABA腺苷检测体系的选择性 | 第28页 |
| 2.3.6 生物样本中的分析应用 | 第28页 |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 2.4.1 基于TPE和核酸适配体的腺苷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 2.4.2 TPE在Tris-HCl缓冲液中的荧光特性 | 第29-30页 |
| 2.4.3 TPE-ABA探针的可行性 | 第30-31页 |
| 2.4.4 TPE-ABA探针TPE,ABA的最佳浓度配比 | 第31-32页 |
| 2.4.5 确定最适TPE、ABA浓度配比下腺苷的最低检测浓度 | 第32-33页 |
| 2.4.6 TPE-ABA腺苷检测体系的选择性 | 第33-34页 |
| 2.4.7 生物样本中的分析应用 | 第34-3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3章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内核的核壳型腺苷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37-52页 |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 3.2.1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 3.2.2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 3.3 实验步骤 | 第39-43页 |
| 3.3.1 聚苯乙烯微球内核(CP)的制备及表征 | 第39页 |
| 3.3.2 腺苷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39-41页 |
| 3.3.3 腺苷印迹聚合物微球的性能表征 | 第41-43页 |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 3.4.1 聚苯乙烯微球内核的表征与分析 | 第43-44页 |
| 3.4.2 各组非印迹聚合物微球的性能表征 | 第44-48页 |
| 3.4.3 腺苷印迹聚合物微球的性能表征 | 第48-5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 4.1 结论 | 第52-53页 |
| 4.2 创新点 | 第53-54页 |
| 4.3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