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深圳市老旧社区网格化治理困境探析--以CH社区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9-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国内研究第12-13页
        二、国外研究第13-14页
        三、相关文献综述第14页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4-19页
        一、基本概念第14-17页
        二、理论基础及其指导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深圳市网格化治理的实践第19-24页
    第一节 深圳市推行“织网工程”的背景第19-21页
        一、社会背景第19-20页
        二、技术背景第20-21页
    第二节 深圳市“织网工程”运行概况第21-24页
        一、运行概况第21-22页
        二、目标与差距第22-24页
第三章 CH社区网格化治理概况及其存在的困境第24-37页
    第一节 案例选取的意义第24-25页
    第二节 CH社区网格化治理概况第25-26页
    第三节 CH社区网格化治理存在的困境第26-34页
        一、信息采集及整合困难第26-29页
        二、协同治理不力第29-32页
        三、薪酬制度不合理第32-33页
        四、社区治理体制改革不彻底第33-34页
    第四节 与其他社区的对比第34-37页
        一、彩虹社区的网格化治理概况第34页
        二、共性问题第34-35页
        三、不同之处第35-37页
第四章 CH社区网格化治理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7-47页
    第一节 社区层面的原因第37-40页
        一、人员结构有待优化第37-38页
        二、工作事项繁杂第38页
        三、激励机制缺位第38-40页
    第二节 上级部门的原因第40-42页
        一、官僚化管理理念渗透第40-41页
        二、忽视非政府组织参与的重要性第41-42页
    第三节“织网工程”顶层设计的原因第42-47页
        一、网格划定待优化第43页
        二、数据系统不兼容第43-45页
        三、自主申报率要求过高第45页
        四、网格员队伍保障不足第45-47页
第五章 化解困境的对策建议第47-51页
    第一节 体制与机制建设第47-48页
        一、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第47-48页
        二、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第48页
    第二节 网格化治理建设第48-51页
        一、结合社区实际修正顶层设计部分指标第48-49页
        二、加大宣传和增加财政投入第49页
        三、培养社区网格化治理专业人才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光谱辐射传输模拟及基于GPU的并行计算研究
下一篇:几种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的磁性和超导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