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第9页 |
1.1.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大跨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大跨径混凝土刚构桥下挠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大跨径混凝土刚构桥下挠成因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大跨径混凝土刚构桥敏感性分析现状 | 第14-15页 |
1.2.4 大跨径混凝土刚构桥长期下挠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原因及形成机理分析 | 第19-27页 |
2.1 大跨径预应力刚构桥长期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2.1.1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长期变形的理论原因 | 第19-22页 |
2.1.2 挠度构成因素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2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长期下挠形成机理 | 第22-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38页 |
3.1 预应力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1 预应力度与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长期下挠变形的关系 | 第27-28页 |
3.1.2 预应力损失对长期挠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29-32页 |
3.2.1 混凝土徐变计算模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轻型化导致混凝土徐变显著增大 | 第30-31页 |
3.2.3 混凝土徐变终极值的影响 | 第31页 |
3.2.4 混凝土加载龄期的影响 | 第31页 |
3.2.5 部分活载产生徐变挠度的考虑 | 第31-32页 |
3.3 混凝土开裂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1 刚度折减法计算开裂对下挠的影响 | 第32页 |
3.3.2 开裂、预应力损失与徐变耦合作用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自重变化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1 自重的影响因素 | 第33页 |
3.4.2 自重集度对长期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3.4.3 桥面铺装厚度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34页 |
3.5 温度作用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1 整体升降温分析 | 第34页 |
3.5.3 温度梯度作用分析 | 第34-35页 |
3.6 内支点负弯矩预应力筋配置不足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35页 |
3.7 施工方面的因素 | 第35-36页 |
3.7.1 合拢误差对长期下挠的影响 | 第35-36页 |
3.7.2 施工质量的影响 | 第36页 |
3.8 运营管理因素 | 第3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预测方法研究 | 第38-61页 |
4.1 根据跨径大小经验回归法预测长期下挠 | 第38-40页 |
4.2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长期下挠因素折减法预测长期下挠 | 第40-56页 |
4.3 基于响应面法的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预测 | 第56-60页 |
4.3.1 响应面方法 | 第56-59页 |
4.3.2 基于响应面法的长期下挠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