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微相和米级旋回层序研究
|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4-23页 |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4页 |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21页 |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2-23页 |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3-30页 |
| 2.1 研究区位置 | 第23-24页 |
| 2.2 剖面地层特征 | 第24-25页 |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5-30页 |
| 3 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 | 第30-40页 |
| 3.1 剖面地层界限 | 第30页 |
| 3.2 剖面岩性 | 第30-40页 |
| 4 白土剖面碳酸盐岩微相-岩相分析 | 第40-59页 |
| 4.1 微相的定义 | 第40页 |
| 4.2 颗粒的类型及特征 | 第40-44页 |
| 4.3 微相类型及特征 | 第44-51页 |
| 4.4 沉积构造 | 第51-53页 |
| 4.5 白云岩化 | 第53-59页 |
| 5 白土剖面沉积环境及米级旋回层序 | 第59-67页 |
| 5.1 沉积环境 | 第59-61页 |
| 5.2 米兰科维奇旋回与米级旋回 | 第61-62页 |
| 5.3 米级旋回的类型及特征 | 第62-66页 |
| 5.4 旋回的控制因素 | 第66-67页 |
| 6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图 | 第72-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