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1.1.3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7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公共政策 | 第19-20页 |
2.1.2 研究生资助政策 | 第20-21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2.1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第21-23页 |
2.2.2 公共行政学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解析及执行状况调查 | 第26-34页 |
3.1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解析 | 第26-28页 |
3.1.1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的价值取向 | 第26页 |
3.1.2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内容 | 第26-28页 |
3.2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执行状况调查 | 第28-34页 |
3.2.1 江西省研究生对资助政策的认知情况 | 第29-30页 |
3.2.2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实施情况及政策满意度分析 | 第30-34页 |
第4章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问题分析 | 第34-42页 |
4.1 政策设置存在缺陷 | 第34-37页 |
4.1.1 政策文本和政策细则模糊不清 | 第34-35页 |
4.1.2 奖助学金种类少,名额分配少 | 第35-37页 |
4.1.3“三助一辅”岗位资助额度低 | 第37页 |
4.2 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 第37-40页 |
4.2.1 资助经费总体投入不足 | 第37-38页 |
4.2.2 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学生政策认知度低 | 第38页 |
4.2.3“三助一辅”岗位未充分发挥培养功能 | 第38-39页 |
4.2.4 信息沟通不畅,资助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 第39-40页 |
4.3 政策监督和评估缺乏 | 第40-42页 |
4.3.1 政策监督主体未充分发挥作用 | 第40页 |
4.3.2 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缺乏 | 第40-41页 |
4.3.3 责任追究制度缺乏 | 第41-42页 |
第5章 江西省研究生资助政策的优化路径 | 第42-47页 |
5.1 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 第42-43页 |
5.1.1 扩大公民参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 第42页 |
5.1.2 完善政策文本和实施细则,提高政策效能 | 第42-43页 |
5.1.3 增加奖助学金种类和名额分配,提高奖助力度 | 第43页 |
5.2 改进政策执行过程 | 第43-45页 |
5.2.1 增加财政投入,确保经费合理利用 | 第43页 |
5.2.2 加强资助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认知度 | 第43-44页 |
5.2.3 充分发挥“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实现政策目标 | 第44页 |
5.2.4 完善信息沟通和反馈制度,促进政策顺利执行 | 第44-45页 |
5.3 加强政策评估和监控 | 第45-47页 |
5.3.1 充分发挥政策监督主体的作用 | 第45页 |
5.3.2 健全政策评估组织 | 第45-46页 |
5.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7-4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研究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