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说明 | 第9-12页 |
数学符号说明 | 第12-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 协作中继技术概述 | 第20-24页 |
1.2.1 协作分集 | 第20-21页 |
1.2.2 协作中继技术分类 | 第21-2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3.1 协作策略研究 | 第24-25页 |
1.3.2 资源分配研究 | 第25-26页 |
1.3.3 系统容量研究 | 第26页 |
1.3.4 中继选择策略研究 | 第26-2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7-31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8-31页 |
第二章 非对称协作中继网络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 第31-51页 |
2.1 引言 | 第31-33页 |
2.2 多目标自由搜索算法 | 第33-40页 |
2.2.1 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2.2.2 搜索策略 | 第34-35页 |
2.2.3 参数初始化 | 第35页 |
2.2.4 适应值分配 | 第35-36页 |
2.2.5 个体位置更新 | 第36页 |
2.2.6 外部存档控制 | 第36页 |
2.2.7 终止条件 | 第36-37页 |
2.2.8 算法流程 | 第37页 |
2.2.9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37-40页 |
2.3 一种基于MOFS的多源多中继网络功率分配策略 | 第40-44页 |
2.3.1 网络模型 | 第40-43页 |
2.3.2 编码规则 | 第43页 |
2.3.3 效用函数 | 第43页 |
2.3.4 有效性分析 | 第43-44页 |
2.4 仿真实验 | 第44-47页 |
2.4.1 瑞利平衰落信道仿真 | 第44-46页 |
2.4.2 路径损耗信道仿真 | 第46-47页 |
2.5 结论 | 第47-51页 |
第三章 双向协作中继信道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第51-69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双向中继信道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第52-55页 |
3.3 双向中继信道中的计算转发编码策略 | 第55-58页 |
3.3.1 信道模型 | 第55-56页 |
3.3.2 TWRC计算转发策略 | 第56-58页 |
3.4 一种编码系数向量搜索算法 | 第58-64页 |
3.4.1 目标函数 | 第58-60页 |
3.4.2 提升凸松弛割平面法 | 第60-64页 |
3.5 仿真结果 | 第64-67页 |
3.5.1 编码系数向量对计算速率的影响 | 第64页 |
3.5.2 LRCP算法的有效性 | 第64-65页 |
3.5.3 信道系数变化对计算速率的影响 | 第65-67页 |
3.6 结论 | 第67-69页 |
第四章 上行多址接入协作中继信道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第69-85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上行多址接入协作中继信道中的计算转发编码策略 | 第70-74页 |
4.2.1 信道模型 | 第70-72页 |
4.2.2 MARC计算转发策略 | 第72-73页 |
4.2.3 计算速率 | 第73-74页 |
4.3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MOFS的中继节点选择及系数向量搜索算法 | 第74-80页 |
4.3.1 问题描述 | 第75-76页 |
4.3.2 目标函数 | 第76-77页 |
4.3.3 混合整数MOFS算法 | 第77-78页 |
4.3.4 算法执行 | 第78页 |
4.3.5 数值验证 | 第78-80页 |
4.4 仿真结果 | 第80-84页 |
4.4.1 算法获取的Pareto前沿情况 | 第81-82页 |
4.4.2 性能比较及分析 | 第82-84页 |
4.5 结论 | 第84-85页 |
第五章 对称协作中继网络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 第85-99页 |
5.1 引言 | 第85-86页 |
5.2 一种基于非协作博弈的对称协作中继网络带宽分配算法 | 第86-89页 |
5.2.1 网络模型 | 第86-87页 |
5.2.2 对称协作中继网络博弈模型 | 第87页 |
5.2.3 价格更新策略 | 第87-88页 |
5.2.4 效用函数 | 第88-89页 |
5.3 博弈纳什均衡求解 | 第89-93页 |
5.3.1 均衡带宽解的存在性证明 | 第90页 |
5.3.2 均衡带宽解的分布式求解算法 | 第90-91页 |
5.3.3 博弈纳什均衡解的Pareto有效性 | 第91-93页 |
5.4 仿真分析 | 第93-98页 |
5.4.1 非协作带宽博弈 | 第93-95页 |
5.4.2 分布式均衡求解算法的收敛性 | 第95-96页 |
5.4.3 纳什均衡带宽分配的效用分析 | 第96-98页 |
5.5 结论 | 第98-9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3页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99-10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0-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附录A 定理5.3.2的证明 | 第117-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