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第三节 论文选题理由与意义 | 第7-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9页 |
第五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9-11页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2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公共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缺失的多种面向 | 第26-50页 |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缺失: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案例的选择与分析 | 第29-44页 |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缺失的表现 | 第44-50页 |
第四章 绩效经济、问责制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缺失 | 第50-61页 |
第一节 绩效经济下政府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公共问责制度的缺失 | 第52-54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整体性思维缺失 | 第54-55页 |
第四节 公共空间管理中公共伦理的缺失 | 第55-58页 |
第五节 商业(资本市场)、行政权力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博弈 | 第58-61页 |
第五章 重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路径和意义 | 第61-68页 |
第一节 提高城市规划及公共管理的公众参与度 | 第61-63页 |
第二节 转变政府的绩效考核模式 | 第63-65页 |
第三节 建设完善、系统的公共问责制度 | 第65-67页 |
第四节 重构政府的整体性思维模式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期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