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HARQ简介 | 第15-19页 |
1.2.1 传统ARQ技术 | 第15-17页 |
1.2.2 混合ARQ (Hybrid ARQ)技术 | 第17-19页 |
1.3 HARQ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网络编码HARQ | 第19-20页 |
1.3.2 HARQ系统的能量效率分析 | 第20-21页 |
1.3.3 高能量效率的HARQ方案 | 第21页 |
1.3.4 能量收集节点的HARQ技术研究 | 第21-22页 |
1.3.5 HARQ系统的物理层安全 | 第2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HARQ系统设计 | 第26-42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LDPC-HARQ系统迭代译码设计 | 第27-34页 |
2.2.1 系统模型 | 第27-28页 |
2.2.2 迭代译码方案 | 第28-31页 |
2.2.3 仿真结果 | 第31-34页 |
2.3 基于网络编码的N通道停等LDPC-HARQ系统设计 | 第34-41页 |
2.3.1 系统模型 | 第34页 |
2.3.2 并行信道的网络编码 | 第34-35页 |
2.3.3 降低复杂度的联合迭代译码 | 第35-38页 |
2.3.4 仿真结果 | 第38-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HARQ系统的能量效率分析 | 第42-58页 |
3.1 引言 | 第42-44页 |
3.2 HARQ系统在AWGN信道中的能量效率分析 | 第44-49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44页 |
3.2.2 能量效率 | 第44-46页 |
3.2.3 数值结果 | 第46-49页 |
3.3 HARQ系统在块衰落信道中的能量效率分析 | 第49-56页 |
3.3.1 系统模型 | 第49-50页 |
3.3.2 能量效率 | 第50页 |
3.3.3 等功率传输 | 第50-52页 |
3.3.4 变功率传输 | 第52-53页 |
3.3.5 数值结果 | 第53-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高能量效率的HARQ方案设计 | 第58-78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一种简单的高能量效率HARQ方案 | 第59-67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59-61页 |
4.2.2 所提高能量效率HARQ方案 | 第61-62页 |
4.2.3 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4.2.4 数值结果 | 第63-67页 |
4.3 HARQ系统中能量收集节点的能量效率改进 | 第67-75页 |
4.3.1 系统模型 | 第67-70页 |
4.3.2 所提能量高效HARQ方案 | 第70-72页 |
4.3.3 仿真结果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五章 HARQ系统的物理层安全分析 | 第78-88页 |
5.1 引言 | 第78-79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79-80页 |
5.3 安全HARQ分析 | 第80-84页 |
5.3.1 中断率 | 第80-81页 |
5.3.2 分集度 | 第81-83页 |
5.3.3 安全间隔 | 第83-84页 |
5.4 数值结果分析 | 第84-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8-90页 |
6.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88-89页 |
6.2 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8页 |
附录1 基于判决域半径的码字错误率(WER)估计 | 第98-100页 |
附录2 3.2.1节公式(3-4)的证明 | 第100-102页 |
附录3 3.3.3节中式(3-29)的证明 | 第102-104页 |
附录4 缩写词表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