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竹炭及改性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甲醛的性质、来源、危害及净化方法第9-15页
        1.2.1 甲醛的性质及应用第9-10页
        1.2.2 甲醛的来源第10页
        1.2.3 甲醛的危害第10-11页
        1.2.4 甲醛的检测方法第11-12页
        1.2.5 甲醛净化方法第12-15页
    1.3 竹炭概述第15-18页
        1.3.1 竹炭的组成及结构第15页
        1.3.2 竹炭的性质第15-16页
        1.3.3 竹炭的吸附性能第16-17页
        1.3.4 竹炭的改性第17-18页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8-21页
        1.4.1 本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1.4.2 主要内容第19-21页
2 实验研究方法第21-29页
    2.1 实验试剂、原料与仪器第21-22页
        2.1.1 实验试剂和原料第21-22页
        2.1.2 仪器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6页
        2.2.1 甲醛标准曲线的测定第22-25页
        2.2.2 改性竹炭的制备第25页
        2.2.3 甲醛静态吸附实验第25-26页
    2.3 改性前后竹炭的结构表征第26-28页
        2.3.1 Boehm滴定分析第26-27页
        2.3.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7页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7页
        2.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7-28页
    2.4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28-29页
3 KMnO_4/MnSO_4改性前后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的研究第29-41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方法第29-30页
        3.2.1 KMnO_4/MnSO_4改性竹炭的制备第29页
        3.2.2 改性前后竹炭的结构表征第29-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3.3.1 竹炭及KMnO_4/MnSO_4改性竹炭的表征分析第30-33页
        3.3.2 竹炭及KMnO_4/MnSO_4改性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研究第33-37页
        3.3.3 动力学模型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H_2SO_4/H_2O_2改性前后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研究第41-59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4.2.1 H_2SO_4/H_2O_2改性竹炭的制备第41-42页
        4.2.2 H_2SO_4/H_2O_2改性前后竹炭的结构表征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6页
        4.3.1 H_2SO_4/H_2O_2改性竹炭的制备第42-47页
        4.3.2 H_2SO_4/H_2O_2改性前后竹炭结构表征第47-50页
        4.3.3 H_2SO_4/H_2O_2改性前后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的研究第50-54页
        4.3.4 动力学模型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9页
5 FeCl_3/HCl改性前后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的研究第59-71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验方法第59-60页
        5.2.1 FeCl_3/HCl改性竹炭的制备第59页
        5.2.2 竹炭改性前后的结构表征第59-6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0-69页
        5.3.1 FeCl_3/HCl改性前后竹炭结构表征第60-63页
        5.3.2 FeC_3/HCl改性前后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的研究第63-67页
        5.3.3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67-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6.1 结论第71-73页
    6.2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大沉井基底土层承载特性研究
下一篇:南方鲜食枣生草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