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燃气供应论文

Rossini型燃气热值测量装置供气系统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20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Rossini型燃气热值测量装置及其工作原理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9-20页
2 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开发第20-37页
    2.1 供气系统的技术指标第20-21页
    2.2 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1-22页
    2.3 供气系统设计方案第22-26页
        2.3.1 储气容器第22页
        2.3.2 压力测量第22-24页
        2.3.3 流量测量及控制第24-25页
        2.3.4 执行机构第25页
        2.3.5 气体混合比例第25-26页
    2.4 供气系统自动通断装置的设计第26-32页
        2.4.1 设计依据第26-28页
        2.4.2 设计方案第28页
        2.4.3 NI模块第28-30页
        2.4.4 程序设计第30-32页
    2.5 供气系统实验分析第32-36页
        2.5.1 供气系统调试第32-33页
        2.5.2 气体混合比例确定第33-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PVTx法燃气质量测量技术研究第37-51页
    3.1 理论基础第37页
    3.2 气体基本质量第37-38页
    3.3 气体实际质量第38-41页
        3.3.1 储气容器容积变化第38-40页
        3.3.2 附加燃气质量修正第40-41页
        3.3.3 储气容器容积标定第41页
    3.4 PVTx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第41-47页
        3.4.1 PVTx法测量不确定度模型第41-42页
        3.4.2 PVTx法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第42-47页
    3.5 实验分析第47-50页
        3.5.1 燃气质量测量实验设计第47-48页
        3.5.2 实验结果第48-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气体状态方程理论评价及选取第51-62页
    4.1 理论基础第51页
    4.2 气体状态方程数学模型第51-54页
        4.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第51页
        4.2.2 范德瓦尔斯方程第51-52页
        4.2.3 Redlich-Kwong状态方程RK EOS第52页
        4.2.4 Soave-Redlich-Kwong状态方程SRK EOS第52-53页
        4.2.5 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 EOS第53页
        4.2.6 Benedict-Webb-Rubin-Starling状态方程BWRS EOS第53-54页
    4.3 状态方程的评价第54-61页
        4.3.1 评价方案第54-56页
        4.3.2 程序设计第56-59页
        4.3.3 不同状态方程计算的压缩因子比较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5.1 总结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A 部分代码第67-70页
附录B 温度为273.15K时,各状态方程压缩因子计算值第70-73页
作者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三角区域协作立法研究
下一篇:客观归责理论在医疗事故罪认定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