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9-33页 |
1.1 植物诱导抗虫性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1.1.1 昆虫取食诱导的直接防御 | 第20-22页 |
1.1.2 昆虫取食诱导的间接防御 | 第22-24页 |
1.1.3 植物防御应答的信号通路 | 第24-26页 |
1.1.4 诱导因素对诱导防御的影响 | 第26-27页 |
1.2 玉米诱导抗虫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1.2.1 直接防御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1.2.2 间接防御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1.3 亚洲玉米螟的特征及防治 | 第30-31页 |
1.3.1 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 第30页 |
1.3.2 亚洲玉米螟的防治 | 第30-31页 |
1.4 本研究的切入点 | 第31-33页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亚洲玉米螟取食诱导的玉米抗螟性评价 | 第33-4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8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2.1.2 供试虫源 | 第33-34页 |
2.1.3 诱导接虫处理 | 第34页 |
2.1.4 玉米螟幼虫对虫害诱导叶片与对照叶片的取食选择性实验 | 第34页 |
2.1.5 玉米螟幼虫的营养效应指标测定 | 第34-35页 |
2.1.6 玉米螟生命表试验 | 第35页 |
2.1.7 统计分析 | 第35-3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2.2.1 玉米螟幼虫对玉米螟取食诱导前后玉米叶片的取食量比较 | 第38-39页 |
2.2.2 营养效应指标分析 | 第39页 |
2.2.3 玉米螟取食诱导的玉米抗性对玉米螟发育历期、繁殖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 第39-42页 |
2.2.4 玉米螟取食诱导的玉米抗性对玉米螟种群参数的影响 | 第42页 |
2.2.5 玉米螟取食诱导的玉米抗性对玉米螟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 第42-45页 |
2.3 讨论 | 第45-48页 |
第三章 玉米螟取食为害对玉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8-7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3.1.2 试验处理及样品收集 | 第48页 |
3.1.3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8-49页 |
3.1.4 总RNA提取及c DNA反转录 | 第49页 |
3.1.5 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 第49页 |
3.1.6 测序评估与数据比对 | 第49-50页 |
3.1.7 基因表达量统计 | 第50页 |
3.1.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第50页 |
3.1.9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第50-51页 |
3.1.10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第51页 |
3.1.11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验证 | 第51-5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2-68页 |
3.2.1 样品总RNA提取质量分析 | 第52-53页 |
3.2.2 测序结果统计 | 第53页 |
3.2.3 玉米被玉米螟为害不同时间的差异基因筛选 | 第53-58页 |
3.2.4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 | 第58-60页 |
3.2.5 代谢通路分析 | 第60-64页 |
3.2.6 不同诱导时间点差异基因动态表达趋势分析 | 第64-65页 |
3.2.7 萜烯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第65-66页 |
3.2.8 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第66-67页 |
3.2.9 Bxs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第67页 |
3.2.10 qRT-PCR验证 | 第67-68页 |
3.3 讨论 | 第68-71页 |
第四章 玉米螟取食为害对玉米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第71-8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6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71页 |
4.1.2 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71-72页 |
4.1.3 试验处理及样品收集 | 第72页 |
4.1.4 挥发物收集 | 第72-74页 |
4.1.5 挥发物测定 | 第74-75页 |
4.1.6 植物激素含量测定 | 第75页 |
4.1.7 Bxs提取和分析 | 第75-76页 |
4.1.8 统计分析 | 第7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76-83页 |
4.2.1 玉米诱导挥发物的PLS-DA分析 | 第76-78页 |
4.2.2 玉米螟为害对玉米挥发物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 第78-80页 |
4.2.3 Bxs的PLS-DA分析 | 第80-81页 |
4.2.4 Bxs的动态分析 | 第81-83页 |
4.2.5 植物激素的动态分析 | 第83页 |
4.3 讨论 | 第83-86页 |
第五章 腰带长体茧蜂对玉米螟取食诱导的玉米挥发性物质的趋性行为反应 | 第86-9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86-89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86-87页 |
5.1.2 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87页 |
5.1.3 腰带长体茧蜂趋性行为反应实验设计 | 第87页 |
5.1.4 腰带长体茧蜂趋性行为测定 | 第87-88页 |
5.1.5 数据分析 | 第88-8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89-92页 |
5.2.1 腰带长体茧蜂对玉米螟为害诱导不同时间玉米挥发物的趋性行为反应 | 第89页 |
5.2.2 腰带长体茧蜂对玉米挥发物单一组分的趋性行为反应 | 第89-92页 |
5.3 讨论 | 第92-94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94-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3页 |
致谢 | 第113-116页 |
作者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