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参与式行政视角下行政约谈的法治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现状与困境:“一匹脱缰的野马”第12-21页
    1.1 行政约谈的主要适用领域第12-15页
        1.1.1 安全生产领域第12-13页
        1.1.2 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第13页
        1.1.3 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第13-14页
        1.1.4 环境保护领域第14页
        1.1.5 网络信息监管领域第14-15页
    1.2 行政约谈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1.2.1 行政约谈的法律理念有待提升第15页
        1.2.2 行政约谈的法律定性比较模糊第15-16页
        1.2.3 行政约谈的程序规制较为随意第16页
        1.2.4 行政约谈的运行过程过于僵化第16页
        1.2.5 行政约谈的监督救济缺乏规范第16-17页
    1.3 行政约谈的异化第17-21页
        1.3.1 行政约谈的人治化第17-18页
        1.3.2 行政约谈的交易化第18-19页
        1.3.3 行政约谈的强制化第19-20页
        1.3.4 行政约谈的过度化第20-21页
第二章 辨析与回归:揭开行政约谈的面纱第21-32页
    2.1 行政约谈的概念阐释第21-22页
    2.2 行政约谈的法律属性第22-26页
        2.2.1 行政约谈在行政法学理论谱系中的属性定位第23-25页
        2.2.2 行政约谈在具体属性定位上的争议第25-26页
    2.3 行政约谈与参与式行政的关联第26-32页
        2.3.1 传统行政法理念的转变:由“命令—服从”转向参与式行政第27-28页
        2.3.2 行政约谈背后的力量角逐:“公”与“私”的调和与妥协第28-29页
        2.3.3 公众参与行政约谈之必然第29-32页
第三章 路径与对策:参与式行政视角下行政约谈机制的法治化第32-42页
    3.1 规范行政约谈的适用范围第32-33页
    3.2 确立行政约谈的基本准则第33-35页
        3.2.1 公益优先第33页
        3.2.2 平等尊重第33-34页
        3.2.3 自愿协商第34页
        3.2.4 理性参与第34页
        3.2.5 信赖保护第34-35页
    3.3 强化行政约谈的运作过程第35-37页
        3.3.1. 约谈前期评估阶段第35页
        3.3.2 约谈实施前准备阶段第35-36页
        3.3.3 约谈具体实施阶段第36页
        3.3.4 约谈后反馈阶段第36-37页
    3.4 推动行政约谈的法律规制第37-40页
        3.4.1 行政约谈的实体法规制第37-38页
        3.4.2 行政约谈的程序规制第38-39页
        3.4.3 行政约谈的法律监督第39-40页
    3.5 完善行政约谈的救济制度第40-42页
        3.5.1 行政诉讼第40-41页
        3.5.2 行政赔偿第41-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城市快速路网规模及布局方案研究
下一篇:沥青混合料梯形梁动态模量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