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网络信息素养的相关概念研究 | 第11页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现状研究 | 第11-12页 |
(三)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 | 第12-13页 |
(四)研究简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 第16-20页 |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 | 第17-20页 |
(一)网络信息意识 | 第17-18页 |
(二)网络信息知识 | 第18页 |
(三)网络信息能力 | 第18-19页 |
(四)网络信息安全与道德意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35页 |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调查设计 | 第20-23页 |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0页 |
(二)样本的网络使用情况 | 第20-23页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现状 | 第23-30页 |
(一)网络信息意识较强 | 第23页 |
(二)网络信息知识缺乏 | 第23-24页 |
(三)网络信息能力不足 | 第24-28页 |
(四)网络信息安全与道德意识弱化 | 第28-30页 |
三、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 | 第30-35页 |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 第30-31页 |
(二)高校对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 第31-33页 |
(三)良好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 | 第35-43页 |
一、促进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自我提升 | 第35-36页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35页 |
(二)倡导大学生规范自身网络信息行为 | 第35-36页 |
(三)激发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 第36页 |
二、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第36-40页 |
(一)推动网络信息素养内容与现有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 第36-37页 |
(二)强化大学生道德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 第37-38页 |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准 | 第38页 |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 第38-39页 |
(五)创建优秀的网络平台,扩大网络信息素养教育阵地 | 第39-40页 |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0-43页 |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网络的监管力度 | 第40-41页 |
(二)加大政府部门对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规范和保障力度 | 第41页 |
(三)深化网络媒体传承社会文化和教育大众的的责任意识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1 | 第46-49页 |
附录 2 | 第49-52页 |
附录 3 | 第52-53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