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仿蛙机器人间歇跳跃越障规划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9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腿型跳跃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腿型跳跃机器人国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2 腿型跳跃机器人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腿型跳跃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第21-27页
        1.3.1 理论分析模型第22-23页
        1.3.2 可操作性第23-24页
        1.3.3 任务空间运动规划与控制第24页
        1.3.4 多目标约束优化第24-25页
        1.3.5 含接触碰撞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第25-2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仿蛙机器人起跳动力学建模和力传递性能研究第29-50页
    2.1 仿蛙机器人理论分析模型第29-32页
        2.1.1 青蛙的生理结构第29-30页
        2.1.2 青蛙间歇跳跃步态第30-31页
        2.1.3 仿蛙机器人机构模型第31-32页
    2.2 仿蛙机器人起跳机理分析第32-34页
        2.2.1 起跳机理分析第32-33页
        2.2.2 地面切向摩擦分析第33-34页
    2.3 考虑脚掌欠驱动的仿蛙机器人起跳动力学建模第34-37页
        2.3.1 数学模型及坐标系建立第34-35页
        2.3.2 起跳运动学方程第35-36页
        2.3.3 起跳动力学方程第36-37页
    2.4 起跳运动和力传递性能评价指标第37-43页
        2.4.1 运动传递性能指标第37-39页
        2.4.2 力传递性能指标第39-43页
    2.5 仿蛙机器人机构参数优化设计第43-49页
        2.5.1 关节空间轨迹第43-44页
        2.5.2 运动和力传递性能对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第44-45页
        2.5.3 结构参数优化模型第45-47页
        2.5.4 实例计算及分析第47-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仿蛙机器人起跳姿态优化和起跳任务空间规划第50-69页
    3.1 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IMOPSO)算法第50-59页
        3.1.1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第50-52页
        3.1.2 IMOPSO算法的提出与其流程第52-54页
        3.1.3 IMOPSO算法的关键算子第54-57页
        3.1.4 IMOPSO算法有效性验证第57-59页
    3.2 基于IMOPSO算法的起跳姿态优化第59-62页
    3.3 基于部分反馈线性化(PFL)的起跳任务空间控制策略第62-65页
        3.3.1 基于起跳任务要求的任务空间质心轨迹规划第62-63页
        3.3.2 基于PFL的任务空间控制策略第63-65页
    3.4 起跳任务空间轨迹跟踪控制第65-68页
        3.4.1 起跳任务空间轨迹跟踪滑模控制器设计第65-66页
        3.4.2 起跳任务空间轨迹跟踪仿真研究第66-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仿蛙机器人腾空越障足尖轨迹规划研究第69-89页
    4.1 仿蛙机器人在腾空阶段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建模第69-72页
        4.1.1 坐标系建立和广义坐标选取第69-70页
        4.1.2 腾空运动学第70-71页
        4.1.3 腾空动力学第71-72页
    4.2 腾空越障运动规划的基本条件第72-75页
        4.2.1 角动量守恒第73页
        4.2.2 着地姿态第73-74页
        4.2.3 障碍描述与机器人足尖安全运动空间第74-75页
    4.3 仿蛙机器人腾空运动足尖轨迹初始规划第75-80页
        4.3.1 快速探索随机树(RRT)算法第76-77页
        4.3.2 任务空间偏置随机树搜索算法(TS-RRT)第77-78页
        4.3.3 TS-RRT算法的完备性和可扩展性第78-79页
        4.3.4 基于TS-RRT算法的足尖位形规划与身体姿态调整第79-80页
        4.3.5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80页
    4.4 基于三次样条曲线优化的足尖轨迹连续第80-84页
        4.4.1 三次样条曲线第80-82页
        4.4.2 三次样条曲线优化第82-83页
        4.4.3 基于三次样条曲线优化的足尖轨迹连续第83-84页
        4.4.4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84页
    4.5 仿蛙机器人腾空运动的足尖连续轨迹跟踪控制第84-88页
        4.5.1 足尖连续轨迹跟踪第84-85页
        4.5.2 连续轨迹多步预测校正控制方法第85-88页
    4.6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考虑脚掌柔性的仿蛙机器人着地稳定性研究第89-115页
    5.1 柔性脚掌的变形描述第89-92页
        5.1.1 模型假设与运动分析第89-91页
        5.1.2 变形描述第91-92页
    5.2 仿蛙机器人着地阶段系统模型第92-93页
    5.3 足与地面之间的力学模型第93-98页
        5.3.1 接触-碰撞的判断条件第94页
        5.3.2 足-地之间的弹性接触-碰撞模型第94-96页
        5.3.3 足-地之间的切向摩擦力模型第96-98页
    5.4 考虑刚柔耦合的着地碰撞动力学方程推导第98-100页
        5.4.1 拉格朗日函数第98-99页
        5.4.2 假设模态法离散化拉格朗日函数第99-100页
        5.4.3 考虑脚掌柔性的刚柔耦合碰撞动力学方程第100页
    5.5 仿蛙机器人着地瞬间冲击响应分析第100-104页
    5.6 仿蛙机器人着地稳定性研究第104-114页
        5.6.1 着地稳定的基本条件第104-108页
        5.6.2 着地稳定性分析第108-114页
    5.7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6章 仿蛙机器人间歇跳跃的联合仿真研究第115-127页
    6.1 联合仿真流程第115-117页
    6.2 仿蛙机器人虚拟样机建模第117-119页
        6.2.1 刚性机构模型第117页
        6.2.2 小臂柔性化第117-118页
        6.2.3 虚拟样机模型第118-119页
    6.3 联合仿真控制系统第119-122页
        6.3.1 关节空间分散控制策略第119-122页
        6.3.2 任务空间控制策略第122页
    6.4 仿真结果分析第122-125页
        6.4.1 基于关节空间分散控制的联合仿真结果分析第123-124页
        6.4.2 基于任务空间控制的联合仿真结果分析第124-125页
    6.5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9-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州地区10kV架空绝缘导线防雷设备应用研究
下一篇: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快速励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