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华北地区实仓储藏稻谷的品质变化及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6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我国稻谷生产及储藏现状第11页
        1.2.2 稻谷成分与稻谷品质的关系第11-12页
        1.2.3 稻谷储藏品质的检测方法第12-13页
        1.2.4 稻谷储藏品质的控制第13-14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4页
    1.4 课题创新点第14-16页
第二章 不同初始水分的稻谷储藏品质变化第16-29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材料与设备第16-17页
        2.2.1 试验材料第16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16-17页
    2.3 试验方法第17-19页
        2.3.1 稻谷水分测定第17页
        2.3.2 稻谷初始水分的调节和储藏条件的设置第17页
        2.3.3 大米气味的测定方法第17页
        2.3.4 颜色的测定第17页
        2.3.5 整精米率的测定第17-18页
        2.3.6 稻谷脂肪酸值的测定第18页
        2.3.7 稻谷发芽率的测定第18页
        2.3.8 米饭制备方法第18-19页
        2.3.9 米饭质构测定第19页
    2.4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19-28页
        2.4.1 不同初始水分稻谷水分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19-20页
        2.4.2 不同初始水分稻谷的气味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20-21页
        2.4.3 不同初始水分稻谷米粒的颜色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21-22页
        2.4.4 稻谷发芽率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22-23页
        2.4.5 整精米率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23-24页
        2.4.6 脂肪酸值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24-25页
        2.4.7 米饭感官评价总分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25页
        2.4.8 不同储藏时间稻谷米饭质构品质的变化第25-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稻谷储藏品质的变化第29-41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材料与设备第29-30页
        3.2.1 试验材料第29页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9-30页
    3.3 试验方法第30-31页
        3.3.1 稻谷储藏条件的设置第30页
        3.3.2 稻谷水分测定第30页
        3.3.3 大米气味的测定方法第30页
        3.3.4 颜色的测定第30页
        3.3.5 整精米率的测定第30页
        3.3.6 稻谷脂肪酸值的测定第30页
        3.3.7 发芽率的测定第30页
        3.3.8 米饭制备方法第30页
        3.3.9 米饭质构的测定第30-3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3.4.1 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稻谷水分的变化第31页
        3.4.2 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稻谷气味的变化第31-32页
        3.4.3 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稻谷色泽的变化第32-33页
        3.4.4 稻谷发芽率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33-34页
        3.4.5 整精米率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34-35页
        3.4.6 稻谷脂肪酸值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35-36页
        3.4.7 米饭感官总分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36-37页
        3.4.8 米饭质构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第37-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不同初始水分和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稻谷理化特性的变化第41-56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材料与设备第41-42页
        4.2.1 试验材料第41-42页
        4.2.2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2页
    4.3 试验方法第42-45页
        4.3.1 稻谷不同初始水分的调节和储藏条件的设置第42页
        4.3.2 稻谷不同储藏温度条件的设置第42页
        4.3.3 还原糖的测定第42-43页
        4.3.4 降落数值的测定第43页
        4.3.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43页
        4.3.6 电导率的测定第43页
        4.3.7 光透差的测定[29][30]:第43-44页
        4.3.8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第44页
        4.3.9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第44页
        4.3.10 数据处理方法第44-4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5-55页
        4.4.1 稻谷还原糖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45-46页
        4.4.2 稻谷米汤光透差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46-47页
        4.4.3 稻谷电导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47-49页
        4.4.4 稻谷丙二醛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49-50页
        4.4.5 稻谷过氧化物酶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50-52页
        4.4.6 稻谷多酚氧化酶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52-53页
        4.4.7 稻谷降落数值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实仓储藏稻谷品质变化及控制第56-60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材料与设备第56页
    5.3 试验方法第56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5.4.1 入仓稻谷的基本指标第56页
        5.4.2 入仓稻谷水分随储藏时间的变化及控制第56-57页
        5.4.3 入库稻谷脂肪酸值和感官品质随储藏时间的变化第57页
        5.4.4 温度控制第57-58页
        5.4.5 虫害控制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信号设备巡检维修与决策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当代重彩绘画中的肌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