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目的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岩石物理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东河砂岩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1.3.2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5 论文研究工作量 | 第23页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25-41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第25-39页 |
2.1.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第25-26页 |
2.1.2 层序沉积特征 | 第26-35页 |
2.1.3 构造演化、油气成藏特征 | 第35-39页 |
2.2 油藏开发概况 | 第39-41页 |
第3章 东河砂岩碎屑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及成因机理 | 第41-92页 |
3.1 东河砂岩碎屑岩储层特征 | 第41-50页 |
3.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41-44页 |
3.1.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4-46页 |
3.1.3 储集空间微观特征 | 第46-50页 |
3.2 东河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差异主控因素 | 第50-88页 |
3.2.1 沉积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 | 第50-69页 |
3.2.2 成岩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 | 第69-85页 |
3.2.3 构造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 | 第85页 |
3.2.4 孔隙形成机理及保存机制 | 第85-88页 |
3.3 不同成因类型储层的综合表征 | 第88-92页 |
3.3.1 岩石物理相分类方法 | 第88-89页 |
3.3.2 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储层表征 | 第89-92页 |
第4章 基于岩石物理的东河砂岩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 | 第92-147页 |
4.1 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 第92-101页 |
4.1.1 矿物含量模型 | 第92-93页 |
4.1.2 泥质含量模型 | 第93-94页 |
4.1.3 常规孔隙度模型 | 第94-97页 |
4.1.4 饱和度模型 | 第97-99页 |
4.1.5 常规渗透率模型 | 第99-101页 |
4.2 碎屑岩岩石物理模型 | 第101-110页 |
4.2.1 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 第101-106页 |
4.2.2 东河砂岩储层岩石物理模型 | 第106-110页 |
4.3 横波速度预测 | 第110-118页 |
4.3.1 横波预测基本流程 | 第110页 |
4.3.2 横波预测方法 | 第110-114页 |
4.3.3 研究区实际应用 | 第114-118页 |
4.4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 第118-130页 |
4.4.1 单因素控制下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 第119-128页 |
4.4.2 岩石物理相控制下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 第128-130页 |
4.5 岩石物理相与岩石物理的关系分析 | 第130-147页 |
4.5.1 岩石物理相参数的表征方法 | 第131-136页 |
4.5.2 岩石物理相参数与岩石物理参数的关系 | 第136-140页 |
4.5.3 基于岩石物理的孔渗模型的建立 | 第140-147页 |
第5章 基于岩石物理的东河砂岩碎屑岩储层地震表征 | 第147-168页 |
5.1 正演模拟 | 第147-151页 |
5.1.1 AVO正演模拟基本理论 | 第147-149页 |
5.1.2 不同类型东河砂岩储层的AVO特征 | 第149-151页 |
5.2 基于岩石物理的叠前地震反演可行性探讨 | 第151-159页 |
5.2.1 叠前地震反演方法 | 第152-156页 |
5.2.2 岩石物理参数与地震反演参数的关系 | 第156-157页 |
5.2.3 测井尺度叠前地震反演可行性探讨 | 第157-159页 |
5.3 基于叠前地震的孔渗表征 | 第159-168页 |
5.3.1 叠前地震反演过程 | 第159-163页 |
5.3.2 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孔隙度、渗透率反演 | 第163-16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68-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81页 |
致谢 | 第181-18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82-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