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内社区治理及权责配置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社区治理及权责配置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 社区治理的原则 | 第19-20页 |
2.3 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第3章 龙岗区“村改社”社区治理中的权责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34页 |
3.1 龙岗区“村改社”社区治理中的权责配置现状 | 第22-28页 |
3.1.1 社区工作站权责配置现状 | 第22-24页 |
3.1.2 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权责配置现状 | 第24-26页 |
3.1.3 社区综合党委权责配置现状 | 第26-27页 |
3.1.4 社区居民委员会权责配置现状 | 第27-28页 |
3.2 龙岗区“村改社”社区治理中权责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3.2.1 社区权力运行缺乏规范性 | 第28-30页 |
3.2.2 部分权责事项“权责不对等” | 第30-31页 |
3.2.3 社区综合党委领导核心无法充分体现 | 第31-32页 |
3.2.4 社区居委会功能虚化严重 | 第32-34页 |
第4章 影响龙岗区“村改社”社区治理权责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4.1 人员架构和管理体制混乱 | 第34-35页 |
4.1.1 工作人员“身份不明”、管理架构“政企不分”缺乏有效监督 | 第34页 |
4.1.2 工作站工作人员定性不明 | 第34页 |
4.1.3 社区机构和上级政府部门权责划分不清,行政财政资源缺乏,影响社区各机构职能发挥 | 第34-35页 |
4.1.4 社区机构的管理缺乏合法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35页 |
4.2 部分政策制度和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35-36页 |
4.2.1 部分政策制定一方面脱离社区实际无操作性,另一方面缺乏长远性利益考虑 | 第35页 |
4.2.2“三资”监管无法可依无权责明确主管部门 | 第35页 |
4.2.3 社区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片面、局限、缺乏执行力的问题 | 第35-36页 |
4.3 城市化过程存在部分伪城市化现象 | 第36-37页 |
4.3.1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城市化需求 | 第36页 |
4.3.2 产业发展结构升级缓慢不相适应城市化的需求 | 第36页 |
4.3.3 村民与居民身份转化认同度不高 | 第36页 |
4.3.4 社会管理水平跟不上城市化速度 | 第36-37页 |
4.4 社区管理观念转变滞后 | 第37-38页 |
4.4.1 股东目光短视缺乏长远规划能力 | 第37页 |
4.4.2 股东抗拒外来企业管理人才 | 第37页 |
4.4.3 熟人社会使社区管理难以法制化和规范化 | 第37页 |
4.4.4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淡薄 | 第37-38页 |
第5章 优化龙岗区“村改社”社区治理中权责配置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5.1 依法治理,多元共治,转变社区治理理念 | 第38-39页 |
5.2 做实社区工作站,迅速提升基层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 第39-41页 |
5.3 做活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在社区治理动力上实现新转变 | 第41-42页 |
5.4 做强社区综合党委,强化综合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42-43页 |
5.5 做大社区居民委员会,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 第43-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结论 | 第4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