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类别股东表决制度概述 | 第11-14页 |
(一) 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内涵 | 第11页 |
1. 类别股与类别股东 | 第11页 |
2. 类别股东大会与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 第11页 |
(二) 类别股的分类 | 第11-13页 |
1. 利润或剩余财产分配优先股 | 第12页 |
2. 限制表决权股 | 第12-13页 |
3. 偿还股 | 第13页 |
4. 转换股 | 第13页 |
(三) 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 “同股同权”理论的拓展,体现平等原则 | 第13页 |
2. 防止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 | 第13-14页 |
二、国外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及评价 | 第14-19页 |
(一) 国外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 第14-17页 |
1. 英国的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 第14-15页 |
2. 美国的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 第15页 |
3. 日本的类别股东表决制度 | 第15-17页 |
(二) 国外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评价 | 第17-19页 |
1. 类别股有法律明确规定 | 第17页 |
2. 类别股东表决范围清晰 | 第17-18页 |
3. 类别股东表决程序严格 | 第18页 |
4. 无表决权股东表决权复活制度较为完善 | 第18-19页 |
三、我国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19-22页 |
(一) 我国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现状 | 第19-20页 |
1. 《公司法》对设置类别股预留了空间 | 第19页 |
2. 行政法规及规章对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探索 | 第19-20页 |
(二) 我国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 类别股份种类不明确,类别表决立法层级低 | 第20页 |
2. 类别股东表决范围模糊 | 第20-21页 |
3. 类别股东表决程序不一 | 第21-22页 |
4. 无表决权股东表决权复活制度不健全 | 第22页 |
四、完善我国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建议 | 第22-26页 |
(一) 明确类别股份制度 | 第22-23页 |
1. 采取法定的类别股立法模式 | 第22-23页 |
2. 明确应设股份种类 | 第23页 |
(二) 明确类别股东表决事项范围 | 第23-24页 |
1. 以类别股东权益受损害为标准 | 第23页 |
2. 采用概括加列举式立法例 | 第23-24页 |
(三) 调整类别股东表决程序 | 第24-25页 |
1. 类别股东大会的召集与召开 | 第24-25页 |
2. 类别股东大会的出席与表决 | 第25页 |
(四) 完善无表决权股东表决权复活制度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