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能源管理论文

企业参与官学研产合作节能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官学研产合作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企业节能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文章结构第16-17页
    1.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图第17-19页
        1.4.1 创新点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7-19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第19-28页
    2.1 三螺旋理论第19-21页
        2.1.1 三螺旋理论的内涵及演化第19-21页
        2.1.2 三螺旋理论的重要意义第21页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1-25页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21-22页
        2.2.2 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界定第22-24页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领域第24-25页
    2.3 协同理论第25-28页
        2.3.1 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2.3.2 协同理论研究应用领域第26-28页
第三章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可行性分析第28-39页
    3.1 官学研产合作概述第28-31页
        3.1.1 官学研产合作概念第28-29页
        3.1.2 官学研产合作的原则第29-30页
        3.1.3 政府在官学研产合作中的角色定位第30-31页
    3.2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1-39页
        3.2.1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内涵第31-32页
        3.2.2 官、学、研、产四方利益诉求分析第32-35页
        3.2.3 官、学、研、产趋同利益分析第35-36页
        3.2.4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中的耦合互动关系第36-39页
第四章 企业参与官学研产合作节能运行机制分析第39-58页
    4.1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运行机制框架第39-40页
    4.2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动力机制第40-45页
        4.2.1 动力机制的概念第40-41页
        4.2.2 企业参与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动力源分析第41-45页
    4.3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信息传递机制第45-51页
        4.3.1 信息传递机制的概念及主要环节第45-46页
        4.3.2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信息传递机制模型第46-48页
        4.3.3 以天津市锅炉调查为例的合作节能信息传递机制第48-51页
    4.4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利益保障机制第51-55页
        4.4.1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利益分配的内涵第51-52页
        4.4.2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第52-53页
        4.4.3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利益分配的博弈模型第53-55页
    4.5 官学研产合作的协调管理机制第55-58页
        4.5.1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协调管理机制框架第55-57页
        4.5.2 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协调管理机制的作用第57-58页
第五章 促进企业参与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对策建议第58-61页
    5.1 设立服务于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专职机构第58-59页
    5.2 构建政府主导的官学研产节能信息服务平台第59页
    5.3 加强资金筹措,拓宽融资渠道第59-60页
    5.4 健全人才激励政策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主要结论第61-62页
    6.2 研究局限第62页
    6.3 研究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MRI的弱视视觉神经损伤机理研究
下一篇: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