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四) 论文结构 | 第10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意义及法治需求 | 第12-18页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社会安全感的新变化 | 第14-15页 |
(四) 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法治新需求 | 第15-18页 |
二、法律运行对社会安全感产生的不利影响 | 第18-28页 |
(一) 立法基础性建设不足致使社会公众对法律缺少信任与依赖 | 第18-22页 |
(二) 执法工作不扎实导致社会公众的失望与抵触 | 第22-23页 |
(三) 司法中少数不公正现象引发社会公众不安与质疑 | 第23-25页 |
(四) 法律监督力度有限引起社会公众对法治公信力的不满 | 第25-26页 |
(五) 守法中法律信仰相对不足致使安全感缺少成长土壤 | 第26-28页 |
三、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法治路径选择 | 第28-38页 |
(一) 通过科学立法的完善为社会公众奠定获取安全感的信心基础 | 第28-31页 |
(二) 通过执法工作的夯实为社会公众优化获取安全感的社会环境 | 第31-32页 |
(三) 通过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为社会公众筑牢获取安全感的防护底线 | 第32-34页 |
(四) 通过法律监督的强化为社会公众构建获取安全感的机制保障 | 第34-35页 |
(五) 通过守法中法律信仰的培育为社会公众提供获取安全感的内生动力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