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一般性问题论文--焊接自动化技术论文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研发及工艺推广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第8页
    1.2 焊接设备目前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15页
        1.2.1 行业规模第8页
        1.2.2 行业的技术水平第8页
        1.2.3 国外发展水平及国内外差距对比分析第8-9页
        1.2.4 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10页
        1.2.5 焊接设备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第10-15页
    1.3 本文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所研究的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轨道式焊接技术第17-24页
    2.1 轨道式焊接技术第17页
    2.2 轨道式管道焊接的优点第17-18页
    2.3 轨道式焊接工艺第18页
        2.3.1 轨道式焊接工艺方法第18页
        2.3.2 管件的焊接位置第18页
        2.3.3 电弧能量的控制第18页
    2.4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18页
    2.5 轨道式自动焊接设备第18-21页
        2.5.1 轨道式自动焊接设备的基本组成第18页
        2.5.2 轨道式自动焊接设备的主要功能第18-19页
        2.5.3 枪旋转的控制第19-20页
        2.5.4 枪横摆控制第20页
        2.5.5 丝速度的控制第20页
        2.5.6 弧压控制第20-21页
    2.6 焊接设备的遥控第21页
        2.6.1 空车试运行第21页
        2.6.2 焊接操作过程第21页
    2.7 焊接电源第21-22页
        2.7.1 轻便式焊接电源第21-22页
        2.7.2 移动式焊接电源第22页
        2.7.3 固定式焊接电源第22页
    2.8 控制系统第22-24页
第三章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与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管道自动焊的区别第24-28页
    3.1 自动化焊接技术概述第24页
        3.1.1 自动化焊接的定义第24页
        3.1.2 自动化焊接的意义第24页
    3.2 自动化焊接的关键技术第24-25页
    3.3 全自动焊接技术现状及发展第25-26页
    3.4 焊接工艺第26-27页
        3.4.1 埋弧自动焊第26页
        3.4.2 药芯焊丝加气体保护焊第26-27页
        3.4.3 实芯焊丝加气体保护第27页
    3.5 控制方式第27-28页
第四章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结构设计与制造第28-35页
    4.1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拉运问题、防盗安全问题第28-29页
    4.2 工艺管道进管、吊运问题、出管问题第29-33页
        4.2.1 焊接滚轮架结构和工作原理第31页
        4.2.2 故障分析第31页
        4.2.3 改造方案及特点第31-33页
    4.3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工作时操作控制第33页
    4.4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如何焊接问题第33-35页
第五章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组对模具的研究第35-42页
    5.1 模具材料选用总的原则第35-36页
    5.2 模具材料的选用第36-39页
        5.2.1 冷作模具材料的选用第36-37页
        5.2.2 热作模具材料的选用第37页
        5.2.3 塑料模具材料的选用第37-39页
    5.3 模具材料的发展方向第39页
        5.3.1 更高质量、更高性能第39页
        5.3.2 更高纯度第39页
        5.3.3 更低成本第39页
        5.3.4 制模速度更快第39页
    5.4 焊接夹具基本结构及设计要点探究与分析第39-42页
        5.4.1 焊接夹具基本结构第39页
        5.4.2 焊接夹具设计要点分析第39-42页
第六章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焊接工艺研发第42-56页
    6.1 概述第42-43页
    6.2 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第43-56页
        6.2.1 钨极氩弧焊的分类第43-45页
        6.2.2 钨极氩弧焊第45-46页
        6.2.3 钨极氩弧焊工艺参数第46-51页
        6.2.4 CO_2气体保护焊第51-56页
第七章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及其工艺的现场推广应用第56-57页
第八章 工艺管道自动焊工作站在使用中的改进第57-61页
    8.1 调速机的工作转速不能满足焊接要求第57-58页
    8.2 持枪装置升降杆的长度过短、稳定性差第58-59页
    8.3 送丝头固定装置的改进第59-60页
    8.4 自动化工作站成品展示效果图第60-61页
第九章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有限元法的连续油管疲劳寿命分析
下一篇:海工升降平台齿轮箱升降单元测试系统构建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