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期货贸易论文

基于人力资本期权补偿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的机制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创新点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3页
    2.1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师的文献综述第14-18页
        2.1.1 国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2.1.2 国内关于企业参与动力机制的研究第17-18页
    2.2 人力资本价值的文献综述第18-21页
        2.2.1 国外人力资本价值的研究第18-20页
        2.2.2 国内人力资本价值的研究第20-21页
    2.3 文献评述第21-23页
3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师的现状分析第23-36页
    3.1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调查数据统计第23-28页
        3.1.1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基本模式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第23-25页
        3.1.2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机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第25-28页
    3.2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第28-30页
        3.2.1 校企合作模式分析第28-29页
        3.2.2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师的制约因素分析第29-30页
    3.3 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的动力机制第30-33页
        3.3.1 充分挖掘企业方自身需要和利益的内生原动力第30-32页
        3.3.2 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对企业方利益保障与补偿的外部协调力第32-33页
    3.4 思考与小结第33-36页
4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期权第36-47页
    4.1 人力资本理论第36-41页
        4.1.1 人力资本的概念第36-37页
        4.1.2 人力资本的特征第37-39页
        4.1.3 人力资本的分类第39-41页
    4.2 人力资本期权第41-43页
        4.2.1 人力资本期权的概念第41-42页
        4.2.2 人力资本期权的种类第42-43页
    4.3 人力资本期权的定价模型第43-47页
        4.3.1 Black-Sholes期权定价模型第43-45页
        4.3.2 二叉树模型第45-47页
5 基于人力资本期权补偿的校企合作参与工程师培养机制的构建第47-60页
    5.1 人力资本期权的构建第47-49页
    5.2 应用Black-Sholes模型定价第49-51页
    5.3 案例第51-60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0-62页
    6.1 主要结论第60-61页
    6.2 相关建议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作者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纪录片《不一样的眼光》
下一篇:我国P2P网贷平台公司的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