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改进研究--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总体结构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论文总体结构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的创新 | 第15-16页 |
第2章 从互联网到金融 | 第16-35页 |
2.1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16-20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16-17页 |
2.1.3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 第17-19页 |
2.1.4 金融互联网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2.2 阿里金融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2.3 阿里金融运营模式 | 第22-30页 |
2.3.1 运作流程 | 第22-23页 |
2.3.2 产品分类 | 第23-25页 |
2.3.3 客户分析 | 第25-26页 |
2.3.4 融资方式、放贷成本和放款特点 | 第26-28页 |
2.3.5 风险控制管理 | 第28-30页 |
2.4 阿里金融的核心策略 | 第30-35页 |
2.4.1 平台策略 | 第30-31页 |
2.4.2 差异化策略 | 第31-32页 |
2.4.3 大数据策略 | 第32-34页 |
2.4.4 创新策略 | 第34-35页 |
第3章 阿里小贷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35-51页 |
3.1 与其他小贷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35-41页 |
3.1.1 传统商业银行小贷业务模式 | 第35-36页 |
3.1.2 银行互联网化模式 | 第36-37页 |
3.1.3 P2P网络融资模式 | 第37页 |
3.1.4 对比 | 第37-41页 |
3.2 阿里小贷模式的优势 | 第41-49页 |
3.2.1 平台生态闭环与信息的“对称性” | 第41-43页 |
3.2.2 大数据审贷效率高,成本低 | 第43-48页 |
3.2.3 平台电商业务与小贷业务相互促进 | 第48-49页 |
3.3 阿里小贷模式的局限性 | 第49-51页 |
3.3.1 身份不明确,行业定位不清 | 第49页 |
3.3.2 资金来源受到限制 | 第49页 |
3.3.3 无法与第三方支付体系进行关联 | 第49-50页 |
3.3.4 放贷仅限于产业链的单一环节 | 第50-51页 |
第4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 | 第51-64页 |
4.1 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1-53页 |
4.1.1 定位不明 | 第51页 |
4.1.2 资金来源有限 | 第51-52页 |
4.1.3 账户虚拟 | 第52页 |
4.1.4 违约风险 | 第52-53页 |
4.1.5 转型风险 | 第53页 |
4.2 阿里金融模式的创新经验 | 第53-55页 |
4.3 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 | 第55-64页 |
4.3.1 应用大数据分析,提高信息对称性 | 第55-58页 |
4.3.2 搭建平台,构建商务金融生态圈 | 第58-59页 |
4.3.3 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经营模式 | 第59-60页 |
4.3.4 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客户 | 第60-61页 |
4.3.5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各类隐患 | 第61-63页 |
4.3.6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