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第一章 陪审制度的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陪审制度的起源 | 第11-16页 |
一、英美陪审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11-13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陪审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13-14页 |
三、陪审制度在我国的起源与演变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陪审制度的功能 | 第16-22页 |
一、陪审制度的社会功能 | 第16-19页 |
二、陪审制度的法律运行机制功能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域外陪审制度的介绍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制度 | 第22-24页 |
一、英美陪审制度的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二、英美陪审制度与我国陪审制度的比较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制度 | 第24-29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陪审制度的概况 | 第24-26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陪审制度与我国陪审制度的比较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陪审制度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陪审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29-32页 |
一、我国陪审员的选任 | 第29-30页 |
二、陪审员的职责 | 第30-31页 |
三、陪审员的权利义务 | 第31页 |
四、陪审员的退出程序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及原因 | 第32-35页 |
一、我国陪审制度虚置状况及原因 | 第32页 |
二、我国陪审制度的实践状况及原因 | 第32-33页 |
三、缺少专门陪审制度的状况和原因 | 第33页 |
四、其他制度的不配套状况及原因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陪审制度的完善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对我国陪审制度存废之争 | 第35-37页 |
一、废除陪审制度 | 第35-37页 |
二、保留陪审制度 | 第37页 |
第二节 陪审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 | 第37-39页 |
一、人大代表陪审问题 | 第37-38页 |
二、专家陪审问题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对我国陪审制度完善的建议 | 第39-43页 |
一、恢复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制定专门法规保障陪审制度 | 第39页 |
二、建立完善的陪审员选任制度 | 第39-40页 |
三、建立陪审员的管理与培训机制 | 第40页 |
四、提高陪审员的素质 | 第40-41页 |
五、明确陪审员的权责和回避制度 | 第41页 |
六、完善陪审员的物质保障 | 第41页 |
七、建立陪审员的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八、建立陪审制度应有的配套制度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