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与监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9页
        1.2.1 能源安全定义第13-15页
        1.2.2 能源安全评价第15-16页
        1.2.3 能源安全监管第16-19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21-23页
2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第23-32页
    2.1 中国能源供给安全现状第23-28页
        2.1.1 能源储量第23-24页
        2.1.2 能源生产:总量、结构及基础设施第24-25页
        2.1.3 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第25-26页
        2.1.4 能源供需缺口第26-27页
        2.1.5 能源价格第27-28页
    2.2 中国能源使用安全现状第28-31页
        2.2.1 能源环境效应:二氧化碳排放第28-29页
        2.2.2 能源经济效应:能源强度第29-30页
        2.2.3 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第30页
        2.2.4 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源多样化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第32-49页
    3.1 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2-36页
        3.1.1 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2-33页
        3.1.2 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33-36页
    3.2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实证分析第36-41页
        3.2.1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36-37页
        3.2.2 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模型第37-38页
        3.2.3 可持续能源安全评价结果第38-40页
        3.2.4 模型有效性检验第40-41页
    3.3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水平分析第41-48页
        3.3.1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分析第41-42页
        3.3.2 准则层可持续能源安全分析第42-46页
        3.3.3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影响因子分析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监管研究第49-75页
    4.1 可持续能源安全监管的必要性第49-51页
    4.2 可持续能源安全监管博弈模型:以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为例第51-55页
        4.2.1 可持续能源安全监管博弈模型构建第51-53页
        4.2.2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第53-55页
    4.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第55-66页
        4.3.1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第55-57页
        4.3.2 可持续能源安全监管的仿真分析第57-61页
        4.3.3 动态监管机制下演化稳定策略分析第61-66页
    4.4 监管系统演化均衡控制策略分析第66-73页
        4.4.1 政府监管部门初始策略第67-68页
        4.4.2 惩罚因子第68-70页
        4.4.3 政府监管成本第70-71页
        4.4.4 政府不监管损失第71页
        4.4.5 初始配额量第71-72页
        4.4.6 绿电证书交易价格第72-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5 结论与建议第75-80页
    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第75-76页
    5.2 中国可持续能源安全政策建议第76-78页
        5.2.1 能源发展战略政策建议第76-77页
        5.2.2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监管政策建议第77-78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78-80页
        5.3.1 不足第78-79页
        5.3.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交易市场微观结构特征及价格波动风险研究
下一篇:低碳转型趋势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