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研究--以锦江区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课题产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社会治理第16页
        2.1.2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第16-17页
    2.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2.2.1 协同学第17-18页
        2.2.2 社会治理相关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的现实分析第20-41页
    3.1 当前的现实需要第20-28页
        3.1.1 正在转变的治理模式第20-22页
        3.1.2 建设中的服务型政府第22-25页
        3.1.3 不断兴起的公民社会第25-28页
    3.2 地方政府与公民的协同第28-33页
        3.2.1 地方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第28-29页
        3.2.2 地方政府与公民协同的相关理论第29-31页
        3.2.3 地方政府与公民协同的定位与重塑第31-33页
    3.3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协同第33-41页
        3.3.1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的有关理论和实践典范第33-35页
        3.3.2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的功能和阻滞第35-38页
        3.3.3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的原则与路径第38-41页
第4章 锦江区建构政府主导下的协同治理的案例研究第41-61页
    4.1 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第41-47页
        4.1.1 现状分析第41-43页
        4.1.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3-47页
    4.2 建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条件分析第47-49页
        4.2.1 必要性分析第47-48页
        4.2.2 条件性分析第48-49页
    4.3 锦江区建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的现实路径第49-54页
        4.3.1 强化旨在增强协同能力的改革创新第49-51页
        4.3.2 强化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平台搭建第51-52页
        4.3.3 强化素保障夯实治理基础第52-54页
    4.4 实践推进中需要平衡的五个关系第54-61页
        4.4.1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稳增长的平衡第54-55页
        4.4.2 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与保稳定的平衡第55-57页
        4.4.3 政府购买服务与不缺位的平衡第57-58页
        4.4.4 资金需求大与稳定持续投入的平衡第58-59页
        4.4.5 群众意愿与群众参与的平衡第59-61页
第5章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治理的对策思路第61-70页
    5.1 深化现有管理体制改革第61-63页
        5.1.1 进一步改革乡镇(街道)管理体制第61页
        5.1.2 进一步改革区(市、县)和乡镇(街道)划分事权第61-62页
        5.1.3 进一步改革社区治理体制第62页
        5.1.4 进一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第62-63页
    5.2 激发社会各方协同治理的活力第63-64页
        5.2.1 强化社会共治第63页
        5.2.2 强化社会法治第63-64页
        5.2.3 强化社会德治第64页
    5.3 运用互联网+治理第64-65页
        5.3.1 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第64-65页
        5.3.2 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第65页
        5.3.3 推进网上网下结合的协同治理第65页
    5.4 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第65-67页
        5.4.1 扩大供给覆盖面第65-66页
        5.4.2 注重面上供给均衡第66页
        5.4.3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第66页
        5.4.4 解决好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第66-67页
    5.5 发挥好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第67-68页
        5.5.1 扩大社区党组织的覆盖面第67页
        5.5.2 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第67-68页
        5.5.3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第68页
    5.6 深化人才培养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第68-70页
        5.6.1 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基础工作第68页
        5.6.2 加强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第68-69页
        5.6.3 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山市民政部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下一篇:电子政务支撑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以南郑县食药监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