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8页 |
1.1 引言 | 第13-18页 |
1.2 石墨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 第18-29页 |
1.2.1 石墨烯的电子性质和能带结构 | 第19-23页 |
1.2.2 石墨烯的光学性质 | 第23-25页 |
1.2.3 石墨烯的力学性质 | 第25-26页 |
1.2.4 石墨烯的热学性质 | 第26-27页 |
1.2.5 石墨烯的隔水透气性质 | 第27-28页 |
1.2.6 石墨烯的化学性质 | 第28-29页 |
1.3 石墨烯的基本类别 | 第29-31页 |
1.3.1 按厚度分类 | 第29-30页 |
1.3.2 按石墨烯形貌分类 | 第30-31页 |
1.4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 第31-40页 |
1.4.1 光学显微镜 | 第31-32页 |
1.4.2 电子显微镜 | 第32-36页 |
1.4.3 激光拉曼光谱 | 第36-40页 |
1.5 石墨烯的应用 | 第40-46页 |
1.5.1 石墨烯晶体管 | 第40-41页 |
1.5.2 石墨烯传感器 | 第41-43页 |
1.5.3 石墨烯储能器件 | 第43-44页 |
1.5.4 石墨烯透明导电膜 | 第44-46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46-48页 |
1.6.1 选题背景 | 第46-47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47-48页 |
第二章 正压退火铜箔衬底制备大面积石墨烯 | 第48-69页 |
2.1 引言 | 第48-5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5-6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2.2.2 实验装置及制备方法 | 第55-61页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1-68页 |
2.3.1 大面积铜基底石墨烯薄膜完整性的快速表征方法 | 第61-63页 |
2.3.2 石墨烯平整度的改进 | 第63页 |
2.3.3 退火压强对石墨烯的影响 | 第63-6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三章 石墨烯大规模机械剥离制备 | 第69-84页 |
3.1 引言 | 第69-75页 |
3.1.1 机械剥离法 | 第69-70页 |
3.1.2 还原氧化石墨烯法 | 第70-73页 |
3.1.3 液相剥离法 | 第73-7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3.2.2 实验装置和制备方法 | 第75-77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7-82页 |
3.3.1 石墨剥离及所制备石墨烯的性能研究 | 第77-80页 |
3.3.2 剥离机理研究 | 第80-81页 |
3.3.3 大规模制备的实现 | 第81-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基于编织网格结构石墨烯的高性能发声器 | 第84-99页 |
4.1 引言 | 第84-8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8-92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88页 |
4.2.2 实验装置及制备方法 | 第88-92页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92-98页 |
4.3.1 编织网格结构石墨烯的表征 | 第92-95页 |
4.3.2 网格结构石墨烯声源器件表征 | 第95-9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5.1 总结 | 第99-100页 |
5.2 展望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