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第一章 四种奶牛病毒性传染病 | 第14-26页 |
1 牛病毒性腹泻 | 第14-16页 |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 第16-17页 |
3 牛冠状病毒 | 第17-18页 |
4 牛轮状病毒 | 第18-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动物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第26-34页 |
1 干扰素诱生和功能 | 第26-28页 |
2 牛干扰素研究概括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34-68页 |
第三章 上海地区规模化牧场四种奶牛病毒性疾病血清学调查 | 第35-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1.1 试验牧场与动物 | 第35-36页 |
1.2 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1.4 统计与分析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2.1 牧场生产情况调查数据 | 第39-40页 |
2.2 BVDV、IBRV、BCV、BRV检测结果 | 第40-45页 |
3 讨论 | 第45-49页 |
3.1 上海地区规模化牧场生产现状和疫病风险分析 | 第45-47页 |
3.2 牧场BVDV、IBRV的流行情况分析和防控 | 第47-48页 |
3.3 牧场BCV、BRV的流行情况分析和防控 | 第48-49页 |
4 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牛α、γ干扰素的原核表达和纯化鉴定 | 第52-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1.1 试验用载体、菌株、细胞和病毒 | 第52页 |
1.2 试剂与仪器 | 第52-53页 |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53页 |
1.4 牛α、γ干扰素基因的设计与合成 | 第53页 |
1.5 牛α、γ干扰素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53-54页 |
1.6 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54-55页 |
1.7 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及定量 | 第55页 |
1.8 rBoIFN-α、rBoIFN-γ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55-56页 |
1.9 重组rBoIFN-α、rBoIFN-γ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2.1 牛α、γ干扰素基因序列分析与改造 | 第56-58页 |
2.2 牛α、γ干扰素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 第58-61页 |
2.3 rBoIFN-α、rBoIFN-γ表达后的纯化 | 第61-62页 |
2.4 rBoIFN-α、rBoIFN-γ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62页 |
2.5 rBoIFN-α、rBoIFN-γ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 第62页 |
3 讨论 | 第62-64页 |
3.1 干扰素表达系统的选择 | 第63页 |
3.2 目标蛋白的基因改造 | 第63-64页 |
3.3 重组蛋白表达的条件的优化 | 第64页 |
3.4 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 | 第64页 |
4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