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各种虾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对虾的病毒检测及IHHNV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2-36页
    第一章 对虾的两种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2-28页
        1 简介第12-15页
            1.1 背景与分布第12-13页
            1.2 宿主与传播途径第13-14页
            1.3 临床症状第14-15页
        2 分子生物学特征第15-18页
            2.1 结构特征第15-17页
            2.2 基因组结构第17页
            2.3 基因多样性第17-18页
        3 诊断方法第18-21页
            3.1 组织病理学方法第18-19页
            3.2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9-21页
            3.3 免疫学方法第21页
        4 小结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8页
    第二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研究进展第28-36页
        1 基本原理第28页
        2 分类第28-31页
            2.1 直接ELISA法第29-30页
            2.2 间接ELISA法第30页
            2.3 夹心ELISA法第30-31页
            2.4 竞争ELISA法第31页
        3 应用第31-32页
        4 小结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第二篇 试验研究第36-88页
    第一章 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54页
        1 材料第37-38页
            1.1 实验样品第37页
            1.2 主要试剂第37页
            1.3 主要仪器第37-38页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8页
        2 方法第38-42页
            2.1 样品处理第38-39页
            2.2 病毒基因组的提取第39页
            2.3 病毒基因序列的扩增第39页
            2.4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39-41页
            2.5 回收产物的连接第41页
            2.6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41-42页
            2.7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2页
        3 结果第42-49页
            3.1 对虾采样情况统计第42-43页
            3.2 病毒基因序列扩增结果第43-46页
            3.3 WSSV ORF14/15基因序列分析第46-47页
            3.4 IHHNV ORF3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7-49页
        4 讨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二章 PET32a-ORF3重组载体的构建与诱导蛋白的表达第54-66页
        1 材料第54-55页
            1.1 菌株第54-55页
            1.2 主要试剂第55页
            1.3 主要仪器第55页
        2 方法第55-59页
            2.1 质粒DNA的提取第55-56页
            2.2 质粒DNA双酶切第56页
            2.3 回收产物的连接第56页
            2.4 酶连产物的转化第56-57页
            2.5 重组质粒pET32a-ORF3的双酶切鉴定第57页
            2.6 重组质粒pET32a-ORF3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第57-58页
            2.7 SDS-PAGE鉴定第58页
            2.8 pET32a-ORF3融合蛋白的大量诱导表达第58-59页
            2.9 上清的纯化第59页
        3 结果第59-62页
            3.1 重组质粒pET32a-ORF3的双酶切鉴定第59-60页
            3.2 重组质粒pET32a-ORF3的诱导表达第60-62页
            3.3 融合蛋白的鉴定第62页
        4 讨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第三章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第66-78页
        1 材料第66-67页
            1.1 菌株第66-67页
            1.2 实验动物第67页
            1.3 主要试剂第67页
            1.4 主要仪器第67页
        2 方法第67-70页
            2.1 实验动物的免疫接种第67-68页
            2.2 采血及分离血清第68页
            2.3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第68-69页
            2.4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第69页
            2.5 Western blot鉴定第69-70页
        3 结果第70-75页
            3.1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第70-74页
            3.2 纯化多克隆抗体的SDS-PAGE分析第74页
            3.3 多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第74-75页
        4 讨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四章 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第78-88页
        1 材料第78-79页
            1.1 主要试剂第78-79页
            1.2 主要仪器第79页
        2 方法第79-80页
            2.1 捕捉抗体和检测抗体的选择第79-80页
            2.2 包被条件的优化第80页
            2.3 封闭条件的优化第80页
            2.4 抗原作用时间的优化第80页
            2.5 捕捉抗体作用时间的优化第80页
        3 结果第80-84页
            3.1 捕捉抗体和检测抗体的选择第80-81页
            3.2 包被条件的优化第81-82页
            3.3 封闭条件的优化第82-83页
            3.4 抗原作用时间的优化第83页
            3.5 捕捉抗体作用时间的优化第83-84页
        4 讨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全文总结第88-90页
附录 实验所需试剂配方第90-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猪伪狂犬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保护效力的研究
下一篇:上海地区奶牛四种病毒性疾病血清学调查和牛α、γ干扰素的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