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部分 曾敬光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第9-16页 |
一、生平与著述 | 第9-10页 |
1 生平 | 第9-10页 |
2 主要著述 | 第10页 |
二、时代背景及历史渊源 | 第10-16页 |
1 时代背景 | 第10-11页 |
2 历史渊源 | 第11-16页 |
第二部分 曾敬光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第16-24页 |
一、提出虚实为纲、肝脾肾为目,阐述月经失调病理 | 第16-17页 |
二、完善妇科病病机学说 | 第17-18页 |
三、以冲任不固、不盛、失调、阻滞四证统率月经不调诸症 | 第18-19页 |
1 “冲任不固”证 | 第18页 |
2 “冲任失调”证 | 第18-19页 |
3 “冲任不盛”证 | 第19页 |
4 “冲任阻滞”证 | 第19页 |
四、主张“既要治病,又要安胎”的原则论治妊娠病 | 第19-20页 |
五、提出恶阻转归三期 | 第20-21页 |
1 积极早期治疗 | 第20页 |
2 精心中期抢救 | 第20页 |
3 评估预后 | 第20-21页 |
六、强调从肾气、冲任、气血治疗胎漏、胎动不安 | 第21页 |
七、从脾虚肝郁论治妊娠肿胀 | 第21-22页 |
八、从气血论治难产 | 第22页 |
九、提出五证为纲论治不孕症 | 第22-24页 |
第三部分 124例妊娠恶阻临床回顾性分析 | 第24-52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24-28页 |
1 病例来源 | 第24-25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5-27页 |
3 纳入标准 | 第27-28页 |
4 排除标准 | 第28页 |
5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29-42页 |
四、讨论 | 第42-50页 |
1 -般情况分析 | 第43页 |
2 曾敬光教授对妊娠恶阻的认识 | 第43-44页 |
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临床辩治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探讨 | 第44-50页 |
4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第50页 |
五、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73页 |
附录一 妊娠恶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56-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二 妊娠恶阻临床回顾性调查表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