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实验研究 附子理中汤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大鼠结肠黏膜NF-κ B,血清IL-8水平的影响 | 第11-2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1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5-2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1-26页 |
4. 实验小结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44页 |
1. 中医学对痢疾的认识 | 第27-31页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第27-28页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8页 |
1.3 中医药治疗 | 第28-30页 |
1.4 本课题组立法思路 | 第30-31页 |
2. 西医学对UC的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2.1 流行病学观察 | 第31-32页 |
2.2 发病机制研究 | 第32-33页 |
2.3 西医治疗方法 | 第33-35页 |
2.4 阳性对照西药的选择 | 第35页 |
3. 对附子理中汤方的认识 | 第35-38页 |
3.1 附子理中汤的历史 | 第35-36页 |
3.2 附子理中汤药物组成 | 第36-37页 |
3.3 附子理中汤配伍特点 | 第37-38页 |
4. 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4.1 中医证候模型的发展现状 | 第38页 |
4.2 脾肾阳虚型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4.3 UC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4 造模大鼠死亡情况讨论 | 第41页 |
5. 附子理中汤治疗UC(脾肾阳虚型)的机理探讨 | 第41-44页 |
5.1 降低结肠组织中NF-κB的含量 | 第41-43页 |
5.2 降低血清中IL-8的含量 | 第43页 |
5.3 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文献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 第5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图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