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糖尿病治疗概况 | 第13-15页 |
1.2.1 糖尿病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3 生物多肽类糖尿病新型药物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1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 艾塞那肽与利拉鲁肽临床应用 | 第16-17页 |
1.4 洋葱概况 | 第17-18页 |
1.4.1 洋葱营养物质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4.2 洋葱多肽前期研究发现 | 第18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18-21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复合酶制备洋葱活性多肽的工艺研究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7页 |
2.2.1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2.2.2 洋葱蛋白的提取 | 第21-23页 |
2.2.3 洋葱多肽的制备 | 第23-25页 |
2.2.4 各项参数的测定 | 第25-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3.1 洋葱蛋白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3.2 最适单酶种类的筛选 | 第27-28页 |
2.3.3 单酶最佳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28-31页 |
2.3.4 复合酶酶解工艺正交结果 | 第31-32页 |
2.3.5 放大实验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洋葱多肽的凝胶色谱分离纯化 | 第33-40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3.2.1 材料与仪器 | 第33页 |
3.2.2 凝胶色谱分离条件的正交设计 | 第33-35页 |
3.2.3 Superdex peptide 10/300 GL凝胶过滤层析的分离纯化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3.3.1 凝胶色谱分离正交实验图谱 | 第36-37页 |
3.3.2 最佳凝胶色谱条件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洋葱多肽组分体外降糖作用研究 | 第40-48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4.2.1 材料与仪器 | 第40-42页 |
4.2.2 多肽组分体外降糖活性表征 | 第42-43页 |
4.2.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纯化P1 | 第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4.3.1 洋葱多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 第43-44页 |
4.3.2 洋葱多肽的α-淀粉酶抑制率 | 第44页 |
4.3.3 P1的液相色谱分离图谱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洋葱多肽及蛋白对T2DM小鼠降糖作用 | 第48-64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5.2.1 材料与仪器 | 第48-50页 |
5.2.2 试剂配制 | 第50-51页 |
5.2.3 建立T2DM小鼠模型 | 第51页 |
5.2.4 分组与治疗 | 第51-52页 |
5.2.5 洋葱多肽的口服糖耐量实验 | 第52页 |
5.2.6 实验动物各项生理指标 | 第52页 |
5.2.7 组织形态学检查 | 第52-53页 |
5.2.8 统计学分析 | 第5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5.3.1 小鼠体重、饮食饮水及空腹血糖变化 | 第53-57页 |
5.3.2 OGTT实验 | 第57-58页 |
5.3.3 小鼠各项生理指标测定 | 第58-59页 |
5.3.4 洋葱蛋白和多肽对小鼠脏器的影响 | 第59-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