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1 生物质能概述 | 第13-14页 |
1.1.1 生物质能特点 | 第13-14页 |
1.1.2 生物质的转化与利用技术 | 第14页 |
1.2 生物质热解技术 | 第14-19页 |
1.2.1 生物质快速热解概述 | 第15-18页 |
1.2.2 生物质热解液及其化学品 | 第18-19页 |
1.3 生物质催化热解 | 第19-21页 |
1.3.1 生物质催化热解概述 | 第19-20页 |
1.3.2 碱金属催化剂 | 第20页 |
1.3.3 氧化物催化剂 | 第20页 |
1.3.4 分子筛催化剂 | 第20-21页 |
1.4 热解液化学品分离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1 静置法 | 第21-22页 |
1.4.2 蒸馏法 | 第22页 |
1.4.3 吸附法 | 第22页 |
1.4.4 萃取法 | 第22页 |
1.4.5 分配法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3-25页 |
1.5.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5页 |
2.1 试剂与设备 | 第25-26页 |
2.1.1 试剂与材料 | 第25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2.2 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26-35页 |
2.2.1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6-27页 |
2.2.2 热解-气质连用(Py-GC-MS)分析 | 第27-28页 |
2.2.3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2.2.4 热解液总酚含量测定方法 | 第31-35页 |
第三章 掺杂金属的MCM-41 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测试 | 第35-51页 |
3.1 掺杂金属的MCM-41 的制备 | 第35-37页 |
3.1.1 金属Ti的掺杂 | 第35-36页 |
3.1.2 金属Cu的掺杂 | 第36页 |
3.1.3 二元(Ti/Zn)金属掺杂 | 第36-37页 |
3.2 XRD表征 | 第37-39页 |
3.3 BET表征 | 第39-42页 |
3.3.1 不同金属掺杂改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 掺杂量变化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 热裂解产物分布 | 第42-50页 |
3.4.1 纤维素热解 | 第42-44页 |
3.4.2 催化剂与纤维素热解 | 第44-48页 |
3.4.3 双金属混合热解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羟基丙酮的分离富集 | 第51-69页 |
4.1 酚类产物的分离 | 第51-58页 |
4.1.1 总酚含量测定方法 | 第51-52页 |
4.1.2 萃取剂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52页 |
4.1.3 萃取相比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4.1.4 萃取次数 | 第54-56页 |
4.1.5 回收萃取剂再利用 | 第56-58页 |
4.2 羟基丙酮和醋酸的吸附分离 | 第58-67页 |
4.2.1 树脂的预处理 | 第58-59页 |
4.2.2 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59-62页 |
4.2.3 动态吸附与脱附 | 第62-67页 |
4.3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3页 |
5.1 结论 | 第69-71页 |
5.2 建议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