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原料和产物性质和用途 | 第9-10页 |
1.1.1 2-甲基戊二腈性质和用途 | 第9页 |
1.1.2 己二腈性质和用途 | 第9页 |
1.1.3 2-甲基戊二胺性质和用途 | 第9-10页 |
1.1.4 己二胺性质和用途 | 第10页 |
1.2 腈类催化加氢反应机理 | 第10-12页 |
1.2.1 伯胺的生成 | 第11页 |
1.2.2 仲胺的生成 | 第11-12页 |
1.2.3 叔胺的生成 | 第12页 |
1.3 戊二腈和己二腈加氢催化研究 | 第12-17页 |
1.3.1 均相催化剂 | 第12-13页 |
1.3.2 Ziegler型催化剂 | 第13-14页 |
1.3.3 多相催化剂 | 第14-17页 |
1.4 Raney Ni催化剂制备 | 第17-22页 |
1.4.1 Raney Ni催化剂概述 | 第17-18页 |
1.4.2 Raney Ni催化剂制备 | 第18-21页 |
1.4.3 Raney Ni催化剂改性 | 第21-22页 |
1.5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22页 |
1.6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1 实验试剂、仪器与设备 | 第23-24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24-25页 |
2.2.1 催化剂制备实验装置 | 第24页 |
2.2.2 催化加氢反应装置 | 第24-25页 |
2.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5-26页 |
2.3.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5页 |
2.3.2 催化加氢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4 产物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混合腈催化加氢过程催化剂研究 | 第27-39页 |
3.1 加氢催化剂筛选 | 第27-28页 |
3.1.1 金属催化剂筛选 | 第27-28页 |
3.1.2 Raney型催化剂筛选 | 第28页 |
3.2 Raney Ni催化剂活化条件考察 | 第28-32页 |
3.2.1 浸取温度对Raney Ni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2 浸取液浓度对Raney Ni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3 浸取时间对Raney Ni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4 加料方式对Raney Ni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2页 |
3.3 催化剂改性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1 助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考察 | 第32-35页 |
3.3.2 改性催化剂性能考察 | 第35页 |
3.3.3 溶出阻滞剂对Mo-Raney Ni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三种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混合腈催化加氢工艺条件考察 | 第39-50页 |
4.1 溶剂筛选 | 第39-40页 |
4.2 溶剂用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催化剂加入量考察 | 第41-42页 |
4.4 反应温度考察 | 第42页 |
4.5 氢压考察 | 第42-43页 |
4.6 添加剂考察 | 第43-48页 |
4.6.1 氨水抑制剂考察 | 第43-45页 |
4.6.2 氨气抑制剂考察 | 第45-46页 |
4.6.3 碱金属添加剂考察 | 第46-47页 |
4.6.4 复配添加剂考察 | 第47-48页 |
4.7 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 第48-4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混合腈催化加氢动力学研究 | 第50-62页 |
5.1 反应网络的建立 | 第50-52页 |
5.1.1 反应网络建立的意义 | 第50-51页 |
5.1.2 反应网络建立的方法 | 第51页 |
5.1.3 2-甲基戊二腈催化加氢反应网络的建立 | 第51-52页 |
5.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52-61页 |
5.2.1 内外扩散的消除 | 第53-54页 |
5.2.2 动力学方程的提出 | 第54-58页 |
5.2.3 2-甲基戊二腈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总结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