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10页 |
| 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 1 高浓度有机废水概况 | 第14-15页 |
|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种类及其来源 | 第14-15页 |
|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特征 | 第15页 |
| 2 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 第15-17页 |
| ·对土壤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16页 |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6-17页 |
| 3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7-21页 |
|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 第17-18页 |
| ·化学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 ·生物化学处理技术 | 第19-21页 |
| 4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21-24页 |
| ·乳品废水资源化 | 第21-22页 |
| ·味精废水资源化 | 第22页 |
| ·制糖废水资源化 | 第22-23页 |
| ·啤酒废水资源化 | 第23页 |
| ·玉米淀粉废水资源化 | 第23-24页 |
| 5 辅酶Q10概况 | 第24-27页 |
| ·辅酶Q10的结构、理化性质 | 第24页 |
| ·辅酶Q10的生理意义 | 第24页 |
| ·辅酶Q10的生产概况 | 第24-25页 |
| ·辅酶Q10的应用 | 第25-27页 |
| 第二部分 绪论 | 第27-32页 |
| 1 立题依据 | 第27-30页 |
| ·膜浓缩技术 | 第27-30页 |
| ·营养液肥等的需求 | 第30页 |
| 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辅酶Q10发酵液的成分分析 | 第31页 |
| ·纳滤膜浓缩技术开发 | 第31页 |
| ·浓缩液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 第31页 |
| ·辅酶Q10发酵液制有机液肥的应用机理 | 第31页 |
| ·辅酶Q10发酵液制其他液肥产品对作物的试验效果 | 第31-32页 |
| 第三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32-38页 |
| 1 辅酶Q10发酵液的成分分析 | 第32页 |
|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32页 |
| ·分析方法 | 第32页 |
| 2 纳滤膜浓缩技术开发 | 第32-33页 |
|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32页 |
| ·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 3 浓缩液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 第33页 |
| 4 辅酶Q10发酵液制有机液肥的应用机理 | 第33-35页 |
| ·有机液肥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33页 |
| ·喷施有机液肥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浇施有机液肥对小白菜生长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5 辅酶Q10发酵液制其他液肥产品对作物的试验效果 | 第35-37页 |
| ·喷施氨基酸微肥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液肥对桑树桑叶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氨基酸液肥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 第37页 |
| 6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 第四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8-59页 |
| 1 辅酶Q10发酵液的成分分析 | 第38页 |
| 2 纳滤膜浓缩技术开发 | 第38-42页 |
| ·pH对料液性状的影响 | 第38-39页 |
| ·PE微滤过滤 | 第39页 |
| ·浓缩工艺探索 | 第39-41页 |
| ·最佳浓缩工艺确定 | 第41-42页 |
| 3 浓缩液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 第42-47页 |
| ·浓缩液系列产品技术指标的确定 | 第42-43页 |
| ·浓缩液系列产品生产工艺的设计 | 第43-44页 |
| ·浓缩液系列产品的形成 | 第44-47页 |
| 4 辅酶Q10发酵液制有机液肥的应用机理 | 第47-54页 |
| ·有机液肥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喷施有机液肥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第48-52页 |
| ·浇施有机液肥对小白菜生长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 5 辅酶Q10发酵液制其他液肥产品的田间试验效果 | 第54-59页 |
| ·氨基酸微肥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第54-56页 |
| ·液肥对桑树桑叶品质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氨基酸液肥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1 结论 | 第59-60页 |
| 2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