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概况 | 第8页 |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 第8-12页 |
·遗传因素 | 第8-9页 |
·营养因素 | 第9-10页 |
·体重和体格 | 第10页 |
·初产月龄 | 第10页 |
·温度和产犊季节 | 第10-11页 |
·饲养管理 | 第11页 |
·牛舍和运动场 | 第11-12页 |
·DHI技术 | 第12-16页 |
·DHI概念 | 第12页 |
·DHI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产奶量(M)的应用 | 第13页 |
·高峰奶量(PeakM)、高峰日(PeakD)的应用 | 第13页 |
·牛奶尿素氮(MUN)的应用 | 第13-14页 |
·体细胞数(SCC)的应用 | 第14-15页 |
·泌乳持续力(Persist)的应用 | 第15-16页 |
·乳脂(MF)和乳蛋白(MP) | 第16页 |
·引进国家和本地气候条件及生产方式 | 第16-17页 |
·澳大利亚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 | 第16页 |
·乌拉圭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 | 第16-17页 |
·宁夏地区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 | 第17页 |
·试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参试奶牛 | 第18页 |
·材料来源与收集 | 第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数据收集 | 第18页 |
·奶样DHI测定 | 第18-19页 |
·采样对象 | 第18-19页 |
·准备工作 | 第19页 |
·采样 | 第19页 |
·采样牛只信息填写 | 第19页 |
·样品保存与运输 | 第19页 |
·奶样测定原理 | 第19页 |
·泌乳性能测定和计算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生产性能测定 | 第20-26页 |
·同一牛场,三个不同群体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 | 第20-23页 |
·日产奶量和乳成分 | 第20-21页 |
·305天产奶量 | 第21页 |
·泌乳持续力 | 第21页 |
·体细胞数 | 第21-22页 |
·繁殖性能 | 第22-23页 |
·不同牛场,三个荷斯坦奶牛群体生产性能分析 | 第23-26页 |
·日产奶量和乳成分 | 第23页 |
·泌乳持续力 | 第23-24页 |
·繁殖性能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同一牛场,三个不同群体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 | 第26-30页 |
4. 1.1 泌乳性能 | 第26-29页 |
·体细胞数差异性分析 | 第29-30页 |
·繁殖性能 | 第30页 |
·不同牛场,三个荷斯坦奶牛群体生产性能 | 第30-35页 |
·泌乳性能 | 第30-33页 |
·繁殖性能 | 第33-3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5-39页 |
·同一牛场,三个荷斯坦奶牛群体生产性能 | 第35-36页 |
·泌乳性能 | 第35-36页 |
·体细胞数 | 第36页 |
·繁殖性能 | 第36页 |
·不同牛场,三个荷斯坦奶牛群体生产性能 | 第36-38页 |
·泌乳性能 | 第37-38页 |
·繁殖性能 | 第38页 |
·综合 | 第38-3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