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成像系统中投影镜头畸变的标定与修正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研究背景及应用 | 第10-16页 | 
|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 ·三维光学测量技术的应用 | 第11-16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 ·国外的典型三维扫描仪 | 第16-18页 | 
| ·国内的典型三维扫描仪 | 第18-19页 | 
| ·国内外的投影仪标定方法 | 第19-20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 ·课题的来源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投影镜头畸变的基本原理与模型 | 第24-32页 | 
| ·理想镜头的线性模型 | 第24-27页 | 
| ·镜头的畸变原理与模型 | 第27-29页 | 
| ·径向畸变 | 第27-28页 | 
| ·偏心畸变 | 第28-29页 | 
| ·薄棱镜畸变 | 第29页 | 
| ·实际投影镜头的非线性模型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投影仪的标定 | 第32-50页 | 
| ·投影仪的分类 | 第32-37页 | 
| ·LCD投影仪 | 第33页 | 
| ·DLP投影仪 | 第33-35页 | 
| ·DLP投影仪的优势 | 第35-37页 | 
| ·投影仪和相机的共轴结构 | 第37-42页 | 
| ·采用共轴结构的原因 | 第37-40页 | 
| ·共轴结构的实现 | 第40-42页 | 
| ·投影仪标定的原理 | 第42-48页 | 
| ·标定板的选择 | 第43-44页 | 
| ·折叠相位及展开相位的获取 | 第44-45页 | 
| ·相机投影仪之间关系的建立 | 第45-48页 | 
| ·投影仪的标定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投影镜头畸变的几何校正 | 第50-60页 | 
| ·畸变的几何校正原理 | 第50-55页 | 
| ·空间位置校正 | 第50-51页 | 
| ·灰度重建 | 第51-55页 | 
| ·投影镜头畸变修正的仿真 | 第55-56页 | 
| ·投影仪镜头畸变的实际验证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0-74页 | 
| ·投影镜头畸变的标定实验及结果 | 第60-65页 | 
| ·标定的实验系统 | 第60-61页 | 
| ·实验结果 | 第61-65页 | 
| ·标定结果的评价分析 | 第65页 | 
| ·投影镜头畸变修正效果验证实验 | 第65-72页 | 
| ·验证原理及实验系统 | 第66-68页 | 
|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68-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总结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