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产酶溶杆菌研究概述 | 第15-33页 |
1 产酶溶杆菌的分类及鉴定 | 第15-18页 |
2 产酶溶杆菌的生防机理 | 第18-27页 |
·胞外水解酶 | 第21-22页 |
·次级代谢产物 | 第22-27页 |
3 Ⅳ型菌毛 | 第27-30页 |
4 产酶溶杆菌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产酶溶杆菌中Clp的功能 | 第30页 |
·产酶溶杆菌中Ctp的功能 | 第30页 |
·产酶溶杆菌中LesR的功能 | 第30-31页 |
·产酶溶杆菌中DSF与DF信号系统 | 第31页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1-33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31页 |
·本文的意义 | 第31-33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33-121页 |
第一章 两种胞外水解酶及HSAF在产酶溶杆菌抗菌活性中的功能分析 | 第35-63页 |
第一节 α-水解蛋白酶在产酶溶杆菌抗菌活性中的功能分析 | 第36-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3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alp敲除载体的验证 | 第43-44页 |
·突变株△alp的获得 | 第44页 |
·△alp仍具有蛋白酶活性 | 第44-45页 |
·△alp拮抗能力与野生型相似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纤维素酶在产酶溶杆菌抗菌活性中的功能分析 | 第46-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方法 | 第48-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cel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0页 |
·cel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 第50-51页 |
·△cel丧失了产生纤维素酶的能力 | 第51-52页 |
·△cel具有与野生型相似的拮抗能力 | 第52页 |
3 讨论 | 第52-53页 |
第三节 HSAF在产酶溶杆菌抗菌活性中的功能分析 | 第53-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材料 | 第55-56页 |
·方法 | 第56-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pks基因的克隆 | 第58页 |
·pks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 第58-59页 |
·△pks丧失了对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第59页 |
·△pks产HSAF的能力明显降低 | 第59-60页 |
·HSAF可抑制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长 | 第60页 |
·△pks不影响几丁质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胞外水解酶的活性 | 第60-61页 |
3 讨论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二章 HSAF合成相关的调控基因筛选与鉴定 | 第63-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材料 | 第64-65页 |
·方法 | 第65-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OH11-GP112工程菌株的构建 | 第67-68页 |
·OH11-GP112在含X-gal的平板上显示浅蓝色 | 第68页 |
·OH11-GP112显示与产酶溶杆菌OH11相似的拮抗能力及HSAF产量 | 第68-69页 |
·转座子文库的筛选 | 第69页 |
·含Tn5转座子的OH11-GP112中LacZ的活性可反映HSAF产量 | 第69-70页 |
·拮抗能力显著减弱菌株的筛选 | 第70-71页 |
·Tn5转座子插入位点的鉴定 | 第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第三章 Clp的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研究 | 第73-121页 |
第一节 Clp的功能及转录分析 | 第73-8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9页 |
·材料 | 第75-77页 |
·方法 | 第77-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8页 |
·Clp序列分析 | 第79-80页 |
·突变株△clp的获得 | 第80-81页 |
·△clp丧失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能力 | 第81页 |
·△clp产HSAF的能力显著降低 | 第81-82页 |
·Clp调控产酶溶杆菌多种胞外水解酶的产生 | 第82-83页 |
·Clp是一个全局性调控因子 | 第83-84页 |
·转录组验证 | 第84-85页 |
·转录组揭示Clp可以调控多种水解酶编码基因的表达 | 第85-86页 |
·Clp可以调控20个假定基因簇 | 第86-87页 |
·Clp可以调控WAP-8294A2的生物合成 | 第87-88页 |
3 讨论 | 第88-89页 |
第二节 Clp对Surface motility的调控 | 第89-10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4页 |
·材料 | 第90-93页 |
·方法 | 第93-9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4-99页 |
·PilA是产酶溶杆菌OH11具有surface motility所必须的 | 第94-96页 |
·Clp对surface motility具有调控作用 | 第96页 |
·基因簇E与surface motility无关 | 第96-97页 |
·Clp可以独立地调控HSAF、WAP-8294A2及surface motility | 第97-99页 |
3. 讨论 | 第99-101页 |
第三节 Clp下游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 | 第101-12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7页 |
·材料 | 第102-105页 |
·方法 | 第105-10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7页 |
·OHll中的Clp下游调控因子与黄单胞中不同 | 第107-109页 |
·Clp下游转录因子分析 | 第109-111页 |
·Lat(Lys0893)调控HSAF的生物合成 | 第111页 |
·Lat序列分析 | 第111-112页 |
·Lat不调控WAP-8294A2的合成及surface motility | 第112-113页 |
·Lat位于Clp下游 | 第113-114页 |
·Clp在过表达的情况下可绕过Lat来调控HSAF的生物合成 | 第114-116页 |
·Lys1456位于Clp下游并参与对WAP-8294A2生物合成的调控 | 第116-117页 |
3 讨论 | 第117-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9页 |
全文总结 | 第129-131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31-133页 |
附录一 | 第133-141页 |
附录二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