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11-12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42页 |
第一章 小RNA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1 细菌sRNA | 第12-13页 |
2 sRNA分类与功能 | 第13-16页 |
·核糖开关 | 第13-14页 |
·持家功能sRNA | 第14页 |
·与蛋白相互作用sRNA | 第14-15页 |
·碱基配对sRNA | 第15-16页 |
·CRISPR RNA | 第16页 |
3 细菌sRNA的研究技术 | 第16-18页 |
·RNA-Seq | 第16-17页 |
·微阵列基因芯片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4页 |
第二章 猪链球菌2型致病机理及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第24-42页 |
1 病原学特性 | 第24页 |
2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3 毒力因子研究 | 第25-26页 |
4 细菌素Nisin | 第26-27页 |
·细菌素及其应用 | 第26页 |
·细菌素与抗生素的不同 | 第26页 |
·Nisin | 第26-27页 |
5 致病机制研究 | 第27-29页 |
·黏附与侵袭 | 第27-28页 |
·血液中存活与扩散 | 第28页 |
·炎症反应与败血性休克 | 第28-29页 |
·CNS侵袭及脑膜炎 | 第29页 |
6 猪链球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以全基因组测序为基础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30-31页 |
·以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31页 |
·以PCR扫描为基础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31页 |
·使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建立差异DNA文库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2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42-84页 |
第三章 猪链球菌2型脑膜炎株小RNA rss04和rss05对毒力的影响 | 第42-62页 |
摘要 | 第42页 |
1 前言 | 第42-4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3-53页 |
·菌株、质粒及试剂 | 第43-45页 |
·提取质粒 | 第45页 |
·缺失载体构建 | 第45-46页 |
·基因互补质粒构建 | 第46-47页 |
·P1/7感受态制备 | 第47页 |
·电转化 | 第47-48页 |
·缺失株筛选与鉴定 | 第48-49页 |
·互补株的构建 | 第49页 |
·RNA提取 | 第49-50页 |
·cDNA的合成 | 第50页 |
·RT-PCR及qRT-PCR | 第50-51页 |
·斑马鱼毒力试验 | 第51页 |
·全血存活试验 | 第51页 |
·细胞黏附试验 | 第51-53页 |
3 结果 | 第53-58页 |
·基因缺失质粒的鉴定 | 第53页 |
·补质粒的鉴定 | 第53-54页 |
·基因缺失株筛选及鉴定 | 第54-55页 |
·补株的鉴定 | 第55页 |
·qRT-PCR检测缺失sRNA两侧基因表达水平 | 第55-56页 |
·斑马鱼毒力试验 | 第56-57页 |
·全血存活试验 | 第57页 |
·黏附试验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ABSTRACT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比较基因组学揭示猪链球菌2型脑膜炎株毒力相关基因 | 第62-84页 |
摘要 | 第62页 |
1 前言 | 第62-6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3-67页 |
·菌株 | 第63-6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4页 |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64页 |
·基因组测序、比对和注释 | 第64-65页 |
·预测基因岛、表面蛋白和噬菌体基因 | 第65页 |
·基因组学比较 | 第65-66页 |
·Nisin的提取与鉴定 | 第66页 |
·Nisin、Nisin免疫蛋白、RelE、RelB基因在链球菌中分布 | 第66-6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8页 |
·SC070731基因组特点 | 第67-69页 |
·SC070731表面蛋白与毒力因子 | 第69-72页 |
·SC070731特有一个105K基因岛 | 第72-78页 |
4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ABSTRACT | 第83-84页 |
全文总结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