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1. 植物病害 | 第15页 |
2. 生物农药 | 第15-19页 |
·生物农药分类 | 第16页 |
·农用抗生素 | 第16-17页 |
·农用抗生素杀抑病原菌的机理 | 第17-19页 |
·农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3. 申嗪霉素,有效成分为吩嗪-1-羧酸(PCA) | 第19-21页 |
·吩嗪-1-羧酸的理化性质 | 第19-20页 |
·申嗪霉素的作用 | 第20-21页 |
4. 利用酿酒酵母探讨申嗪霉素杀抑真菌机制的可能性 | 第21-27页 |
·酿酒酵母用于药物作用靶标的筛选 | 第21-22页 |
·细胞自噬是一些药物的作用靶标 | 第22页 |
·酿酒酵母中的细胞自噬及常用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酿酒酵母中的磷脂合成与细胞自噬 | 第23-25页 |
·酿酒酵母中的液泡及V-ATPase | 第25-27页 |
5. 研究目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利用酿酒酵母突变体库探讨吩嗪-1-羧酸杀抑真菌的机理 | 第29-4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菌株 | 第29页 |
·培养基及试剂 | 第29-30页 |
·仪器 | 第30页 |
2. 实验方法和技术 | 第30-32页 |
·确定最适PCA浓度 | 第30-31页 |
·初步筛选酵母突变体库 | 第31页 |
·敏感和抗性菌株的验证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筛选酿酒酵母突变体库的最适PCA浓度 | 第32-33页 |
·最适PCA浓度筛选酿酒酵母突变体库 | 第33-34页 |
·验证特殊菌株对PCA反应的可靠性 | 第34-36页 |
·分析PCA杀抑酿酒酵母的可能机制 | 第36-41页 |
4. 小结 | 第41页 |
5.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酿酒酵母中对吩嗪-1-羧酸敏感的磷脂合成酶类相关突变体的特性探讨 | 第43-6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3-45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3-44页 |
·培养基及试剂 | 第44-45页 |
·仪器 | 第45页 |
2. 实验方法和技术 | 第45-52页 |
·重复验证相关突变菌株对PCA的反应 | 第45页 |
·脂滴(LDs)检测 | 第45页 |
·YEp351-CDS1载体构建及转化 | 第45-50页 |
·荧光观察 | 第50-51页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51-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cds1-DAmP突变体对吩嗪-1-羧酸处理的敏感性 | 第52-53页 |
·cds1-DAmP等磷脂合成突变体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脂滴堆积情况 | 第53-54页 |
·cds1-DAmP等磷脂合成基因突变体中细胞自噬情况 | 第54-56页 |
·CDS1突变对酵母液泡形态的影响 | 第56-57页 |
·回补CDS1对cds1-DAmP突变体的液泡形态和GFP-Atg8分布的影响 | 第57-58页 |
4. 小结 | 第58页 |
5. 讨论 | 第58-61页 |
第四章 酿酒酵母中V-ATPase参与细胞自噬的研究 | 第61-7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1-63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61-62页 |
·培养基及试剂 | 第62-63页 |
·仪器 | 第63页 |
2. 实验方法和技术 | 第63-65页 |
·重复验证突变菌株对PCA反应的可靠性 | 第63页 |
·YEp351-VPH2载体构建及转化 | 第63-64页 |
·荧光观察 | 第64-65页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6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V-ATPase突变体对PCA处理更为敏感 | 第65-66页 |
·V-ATPase突变体中的液泡形态和自噬缺陷 | 第66-69页 |
·回补Vph2能够有效抑制vph2A中异常的自噬表型 | 第69-71页 |
4. 小结 | 第71页 |
5. 讨论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3-75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