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 第11-14页 |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11-12页 |
·增强半导体光催化剂性能的途径与方法 | 第12-13页 |
·新型光催化剂的设计与研究 | 第13-14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4-15页 |
·DSS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4页 |
·DSSC对电极 | 第14-15页 |
·W_(18)O_(49)纳米材料 | 第15-16页 |
·W_(18)O_(49)的晶体结构 | 第16页 |
·W_(18)O_(49)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W_(18)O_(49)及Pt/W_(18)O_(49)纳米棒的制备及表征 | 第18-34页 |
·引言 | 第18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18-19页 |
·W_(18)O_(49)纳米棒的制备 | 第19-21页 |
·热解还原偏钨酸铵制备W_(18)O_(49)纳米棒 | 第19页 |
·水热加热解还原法制备W_(18)O_(49)纳米棒 | 第19-21页 |
·Pt/W_(18)O_(49)纳米棒的制备 | 第21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2页 |
·热解还原偏钨酸铵法获得的W_(18)O_(49)纳米棒表征 | 第22-23页 |
·水热加热解还原法制得的W_(18)O_(49)纳米棒表征 | 第23-26页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及能谱分析 | 第26-28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8-29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9-30页 |
·电子顺磁共振谱 | 第30-31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1页 |
·光致发光光谱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W_(18)O_(49)和Pt/W_(18)O_(49)纳米棒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4-38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4-35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W_(18)O_(49)和Pt/W_(18)O_(49)纳米棒在DSSC对电极上的应用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8-39页 |
·对电极的制备 | 第39-44页 |
·刮涂法制备W_(18)O_(49)和Pt/W_(18)O_(49)纳米棒对电极 | 第39-41页 |
·旋涂法制备W_(18)O_(49)和Pt/W_(18)O_(49)对电极 | 第41-42页 |
·TiO_2光阳极浸泡染料 | 第42页 |
·电池的封装 | 第42-43页 |
·电池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2页 |